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 >部门动态
索引号: 330726JS140000/2024-71223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县疾控中心
生成日期: 2024-12-09 主题分类: 组配分类: 部门动态
公开形式: 网站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这有一份防艾知识,请查收
发布日期:2024-12-09 10:24 浏览次数:

202412月1日是第37“世界艾滋病日”。我国今年宣传主题为“社会共治 终结艾滋 共享健康”这个主题旨在强调社会各界需要团结一致,承担起抗击艾滋病的共同责任,推动艾滋病防治事业的进步,减少新感染的发生,最终实现艾滋病防控的目标。

 

一、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简称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慢性传染病。HIV病毒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CD4+T淋巴细胞,使人体失去抵抗感染的能力,最终导致一系列并发症,严重时可致死。艾滋病并不是单纯的传染病,而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症。

 

 

二、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性接触传播:无保护的性行为是艾滋病最常见的传播途径,尤其是多个性伴侣或不安全性行为。

2. 血液传播:共用注射器吸毒、输入被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等行为极易导致血液传播。

3. 母婴传播:感染HIV的母亲在怀孕、分娩或哺乳期间可将病毒传给婴儿。

 

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

离开人体后,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浴池等公共设施传播

咳嗽和打喷嚏不传播艾滋病;

蚊虫叮咬不会感染艾滋病。

 

三、哪些人是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高危人群?

 

1. 性工作者及其客户:由于不安全的性行为,感染风险较高。

2. 男男性行为者:未采取保护措施的同性性行为,增加了感染HIV的风险。

3. 注射吸毒者:共享针具会增加病毒传播的机会。

4. 无保护措施的异性恋者:多个性伴侣、不安全的性行为也是感染的高风险因素。

 

、发生高危行为后,该怎么办?

 

如果发生了高危行为,例如无保护性行为或共用针具等,应该尽早采取以下措施:

1. 及时就医:在高危行为发生后的72小时内,寻求医生帮助,了解是否需要接受暴露后预防(PEP)治疗。浦江县HIV非职业暴露预防门诊点信息:浦江县人民医院---暴露后预防门诊

2. 检测HIV:定期检测HIV,尽早发现感染。

免费自愿咨询检测机构

机构地址

咨询电话

工作时间

浦江县中医院

浦江县月泉西路567

0579-84133112

上午8:00-11:00

浦江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浦江县环城东路57

0579-84239036

下午13:30-17:00

浦江县人民医院

浦江县浦阳镇恒昌大道158

0579-84333500

上午8:00-11:00

浦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浦江县环城东路57

0579-84125100

13:30-17:00

 

五、感染艾滋病病毒后怎么办?

 

如果确诊感染了HIV,虽然目前尚无治愈方法,但通过抗病毒治疗(ART)可以控制病毒传播,延缓或避免艾滋病的发生。感染者需要:

1. 遵医嘱服药:国家实施免费的艾滋病病毒抗病毒治疗持续的抗病毒治疗可以帮助维持健康,避免病毒复制。

2. 定期体检:与医生保持沟通,定期检查免疫系统的状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作息,合理饮食,避免感染其他疾病。

4.告知他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在得知感染HIV后应主动告知性伴或配偶。若继续同他人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则为故意传播,在我国法律法规体系中,故意传播艾滋病依法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如何预防艾滋病?

 

预防艾滋病需要从个人和社会层面共同努力。具体措施包括:

 

1. 提高防护意识:使用安全套进行性行为,避免与不明性伴侣发生性行为,特别是在没有采取保护措施的情况下。

 

2. 减少高危行为:拒绝共用针具,避免吸毒等高危行为。

3. 接受HIV检测:定期进行HIV检测,早发现早治疗。

4. 推广艾滋病知识教育:加强公众对艾滋病防治的认识,消除歧视,增强全民参与的意识。

 

让我们以知识为剑,以行动为盾,在 2024 年世界艾滋病日及今后的日子里,共同努力,为遏制艾滋病传播、守护生命健康而不懈奋斗,为构建无艾未来贡献力量。



信息来源:浦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