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 | 用好议事协商“金钥匙”,打开强村富民“百宝箱”
信息来源: 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4-11-11 17:16
浏览次数:
字号:[ ]

自金华市政协下发《2024年度全市政协系统开展“务实有为、争先创优”优秀案例展示活动的方案》以来,我县各乡镇街道、开发区民生议事堂主动对接省市亮赛跑道,充分发挥民生议事堂助发展、惠民生、聚共识、促和谐的作用,开展了一系列各具特色、务实管用、富有成效的协商议事活动,涌现出了一批优秀实践案例。下面一起来看前吴乡民生议事堂的创新实践。


浦江县前吴乡民生议事堂

一、案例背景

前吴乡全乡辖13个行政村,人口14000余人,面积63.97平方公里,其中有90%的区域位于通济湖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可利用耕地6097亩,以文化旅游和传统农业为主要产业。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化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前吴乡民生议事堂与党政工作同频、与群众需求共振,深入开展为民办实事活动,有效破解来料加工引进和农产品滞销等难题,推动农业向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方向发展,蹚出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二、主要做法

1.jpg

(一)深入调研,找准问题来源

前吴乡地处水源地保护区,面临“一产限制、二产禁止、三产控制”的发展困境,工业企业腾退搬迁,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经济薄弱,矛盾突出。首先,履职小组通过现场走访、问卷调查、“码”上议政等形式开展调研,详细了解实际情况,倾听民情民意,深入分析水源保护区内闲散劳动力就业、农副产品销售、基层治理等问题产生原因。一是生态保护要求,发展规划受到限制,又缺少人才支撑;二是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品牌意识又薄弱;三是农产品种植结构不合理、农业技术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经过商讨研究,前吴乡民生议事堂确定以“如何统筹资源助力前吴乡共同富裕”为题,常态化开展协商活动。


3.jpg

2.jpg

(二)多方协商,精准建言献策

前吴乡民生议事堂依托委员工作室、社情民意信息联系点,设立14个社情民意信息联系点,采用会议协商、现场协商、庭院协商、直播协商等多种灵活协商形式,组织委员走村入户听民意,田间地头促振兴,丰富了“民生议事堂”建设,积极搭建“说事”平台,大力拓宽“协商”渠道,已经开展民生议事堂活动6场。特别与安吉县开展“跨区域共享农业”民生议事堂活动,通过“品质引商”实现资源与市场互补,有效促进农副产品外销。同时依托村党群服务中心、文化礼堂、湖畔民宿等公共空间,指导推动全乡 13 个村全部建立“协商驿站”,每个“协商驿站”因地制宜组织开展民情恳谈会、双听互动会、“红邻圆桌会”等协商活动,把委员的履职触角延伸到基层群众之中,与乡党委、乡政府重点工作相结合,推动解决了绿道保洁、污水处理、路灯修缮等一批民生实事。  

4.jpg

(三)紧盯落实,力促成果落地

协商活动后,助力前吴乡政府深入 13 个村进行全面动员,有效利用文化礼堂办公楼等公共闲置空间,建立来料加工点30个,带动闲散劳动力就业389人,2024年上半年累计发放来料加工费430.8万元,其中与义乌市大千食品有限公司签订合作项目,把闲置粮站建成“水墨前吴共富工坊”,被评为第一批省级示范“共富工坊”和第二批省级“巾帼共富工坊”。充分挖掘吴莱文化底蕴,委员王婵娟举办吴莱书院助学礼、送学礼及国际山水茶席大赛等系列活动,促进了吴莱状元面、吴莱状元红茶叶的品牌塑造,实现了产品销售量的稳步增长。开展助农直播,界别委员柳青主办通济湖畔拉飞南瓜宴直播助农活动,共吸引2万余人次观看,累计成功交易 1000 余单,销售拉飞南瓜5000余斤。发挥政协妇联界别联系优势,开展“巾帼助农”民生议事活动,委员杨春肖作为全县农副产品销售龙头的经营者,专业指导前吴乡农副产品的生产、包装、销售等各个环节,拓宽销售渠道,推动拉飞南瓜、吴莱状元面、状元梅干、吴溪红糖等农副产品销售额达100万元/年,顺利签订农副产品销售合作协议。开展“跨区域共享农业”民生议事堂活动,与安吉县南希南实业有限公司合作达成战略合作,已助力销售拉飞南瓜 5000 斤、状元面 2000斤,与浙江耕盛堂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共促年产 5000万斤高品质梅干莱基地项目落户浦江前吴乡,首批 8000斤梅干菜已完成晒制,为乡域内新增了一重要农产品公共项目。

三、成效启示

(一)聚焦民生,推进协商工作走深走实

坚持老百姓的问题发生在哪里,政协调研协商就跟进到哪里,构建起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的协商格局,政协委员发挥各自在各领域的优势,提出有方向的建议,有方法的解决方案,以实际行动展现履职风采,推动乡村“土、特、产”先行发展,做深产业兴旺文章,全力在乡村画出振兴强村富民“新图景”。

(二)同心聚力,推进协商聚智凝共识

统一思想才能统一行动,凝聚共识才能凝聚力量。只要老百姓有需求,协商深度持续加码,协商增加场次持续增加,激发出“民生议事堂”新活力,成为老百姓可以说话的地方,成为党政部门可以沟通的渠道,让有些问题在协商中达成了共识或达成可协调空间,把政协委员、乡村干部、村民代表真正凝聚成一股绳。

(三)推动转化,推进协商成果落到实处

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跟进协商结果,多解民生之忧,多办民生之事,多谋民生之利,最为关键是把协商成果“落地”。充分发挥“民生议事堂”的平台优势,充分发挥好政协委员协商、议政、监督等职能,闭环跟踪、做好监督,广泛凝聚带富力量,真正诠释民生议事堂协商惠民生,把一场场协商议事“小场景”变成老百姓幸福生活“连续剧”,切实解决老百姓生活发展新问题,让老百姓甜到心里头。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