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浦江资讯 >浦江要闻
“浦江经验”在浦江
发布日期:2023-07-24 10:33 浏览次数:

记者 王锦

远山如黛,近水含烟,7月的浦江大地,一派郁郁葱葱。宽敞平坦的S210省道(原20省道),途经一个个美丽的村庄,载着大山的美好问候,向着县城、向着城市,一路向前。

20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到“浙江信访第一大县”浦江下访,亲自接待9批20余名来访群众,拍板解决210省道改建工程等一批久拖不决的信访难题,崎岖不平的盘山道变成了富民增收的康庄大道。20年来,发端于浦江的“浦江经验”,也如210省道一样起自基层奔向更加广阔的天地。

“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真下真访民情,实心实意办事”“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既抓末端、治已病,更抓前端、治未病”……跨越二十载,新时代“浦江经验”不断展现历久弥新、弥足珍贵的时代价值和真理光芒。

到群众的心里“解”

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感

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就是变“反映问题”为“了解问题”。哪里信访问题多、矛盾集中,群众意见比较大,就到哪里去。

前些年,由于浦江经济发展快速推进,环境、违法建设等问题愈发突出。当初全县的一万多件信访事项中,污染和违建是百姓最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2013年,浦江打响了全省“五水共治”第一枪,短短5年时间关停“散乱污”水晶作坊两万余家,拆除违法建筑1.8万多处,绿水青山重现。浦江连续8年捧获全省五水共治最高奖——大禹鼎,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连续6年排名全省前列。

治水拆违,唤回了自然生态的绿水青山,更是坚定了发展的底气信心。新光村、上河村等一批乡村洗净铅华,结合本地特色,发展民宿、亲子游、研学游等特色产业,跑出了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新路径。

往“矛盾窝”里钻,往“地雷阵”里踩,党员干部不再躲着上访群众,有担当、敢作为,把“棘手事”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近年来,我县统筹县领导、机关干部、基层党员和“4+2”连心服务团四级力量,通过带头下访、随时接访、上门走访、组团接访等方式,上下联动知民情、解民忧,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推动干部下沉一线,关口前移做好工作,90%以上的信访问题在乡镇、村社得到化解。

干部下去多了,群众上访少了,浦江实现了从全国“信访大县”向全国信访系统先进集体的蜕变。我县把来访群众当作考官,把信访案件当作考题,把群众满意作为标准答案,二十年磨一剑,交出了令人民满意的答卷。

在制度的轨道“办”

托举为人民服务之初心

按照“访前调查准备+访中会商研究+访后限期办结”规范流程,形成接访下访工作闭环把常态接访和定期约访、重点走访、领导下访有机结合,县乡村三级领导干部和“4+2”联心服务团“四级联动”,推动接访下访制度化常态化;推行“红色台门里”工作机制,走出“党群互动、台门相亲、精治共建”的基层自治新路径;推广运用“好家风”评价体系,对农户(居民)的家风进行量化考评,构建形成“事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奖惩有决断”的乡村治理格局……从一项点上工作到一个面上举措,再到形成一套制度体系,20年来,我县一任接着一任干,以钉钉子精神坚定制度自信、完善制度机制、强化制度执行,在制度的轨道上更好推进“浦江经验”的传承发展,真正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的能力水平、转化为解民忧办实事的实际成效。

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就是自己的事。浦江建立260个县乡村三级代办场所,1963名代办员按照“谁接待、谁负责”原则,对代办事项实行首接首办责任制,为群众提供一件事全流程省心代办。“代办场所点多面广,诉求有门、化解有道,很便捷!”“感觉处理很及时,专人接待、负责、有互动,不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对群众反映的诉求及时处理,定期交办督办,让老百姓遇上难题有人帮、遇上难事有人管。

2020年5月,我县与省标准化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努力推动浦江县信访工作由“浦江经验”向“浦江标准”转变。2021年3月,省标准化研究院先后四次来到浦江县,蹲点调研标准化试点建设,对信访工作标准化试点任务进行分解。2022年11月,浦江信访工作标准化试点通过终审验收。目前,该内容已成功纳入2023年第一批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

制度如渠,行为如水。浦江持续深化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自上而下、主动出击,为矛盾化解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力量,形成了基层社会治理的合力,人民群众的利益及需求得到了更好回应和满足。

用发展的思维“干”

传承弘扬新时代“浦江经验”

“浦江经验”是一种工作创新。20年来,从浦江的破题到全省的实践,再到全国范围的推广,“浦江经验”持续保持生机活力。

我县坚持完善“首接规范、首交精准、首办负责”,创新建立“简单信访马上办、一般信访快速办、网上信访实时办、疑难信访监督办”的初次信访快速办理机制,实行初次信访事项“双签字”“双审核”“双见面一现场”制度,着力推进信访案件在初信初访阶段办结,有效地避免重复访、越级访,进一步提高信访人对案件办理的满意率。

我县还以构建“民呼我为”工作体系为抓手,依托基层治理“一中心四平台”等载体,发挥“警格+网格”“一格一姐”“和姐工作室”等作用,大力畅通群众信访渠道,发动群众力量参与化解,确保“问题在一线发现、难题在一线解决”。

当前,我县强化数字赋能,构建了接访下访数字化应用场景,借助数字空间,使得下访更加公开透明、便捷高效。同时,通过对信访大数据探索利用,丰富决策资源,对接访下访工作进行标准化、系统化、制度化重塑,努力推动问题受理、接访交办、督查跟进、化解回访全过程数字化,实现群众诉求“马上办、网上办”。

郡县治,天下安。新时代新征程,需要传承好弘扬好践行好“浦江经验”,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持续提高工作能力,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创新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凝聚起人民群众中蕴藏的磅礴伟力。

(编辑:王锦)
信息来源:今日浦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