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浦江资讯 >浦江要闻
垃圾分类,你做好了吗?
发布日期:2023-11-09 11:29 浏览次数:

本报消息(记者 严顺华 蒋梦泛)如今垃圾分类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当中,广大市民逐渐形成了主动分类、绿色健康的环保新风尚,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分类不到位的情况,垃圾分类究竟做得怎么样?那么,让我们一探究竟?

记者在星碧大道沿线看到,市民随手丢垃圾的现象随处可见,商铺门前和道路两边都有烟蒂、商品包装袋、饮料罐等垃圾,扔在路面上的塑料袋随风舞动,很不雅观。

“随手扔垃圾很不应该,这种习惯要不得。”市民李先生说。

除了随手乱扔垃圾,有市民反映,垃圾分类不规范情况有反弹。记者在部分垃圾分类两定四分点的监控中发现,个别市民在非投放时间,将没分类的成袋垃圾随意投放在卷帘门外。有些居民在丢垃圾时不注意分类,将易腐烂的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混在一起,污染周边环境卫生,也不利于资源回收利用。

为了更好了解垃圾分类实际情况,记者对居民区及公共垃圾桶进行观察。我县有关部门在城市主干道上边每隔四五十米都安放了公共垃圾桶,但记者在观察中发现,公共垃圾桶的垃圾分类情况不容乐观。在和平南路南门菜市场附近,腐烂垃圾和不腐烂垃圾“随手”扔在公共垃圾桶里。

环卫工人黄师傅告诉记者,有一部分市民在投放垃圾时没有进行分类,当他上前劝阻时,这些人也不听,有时还会责怪环卫工人多管闲事。

在万固八号公馆小区内,记者了解到,虽然小区里一直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居民垃圾分类意识较强,但是在垃圾分类投放点,偶尔还是会出现投放混乱、垃圾分类工作不到位的情况。

“我们会通过监控视频回放,找到业主,上门告知垃圾投放的时间点和位置。”滨江物业万固八号公馆物业现场负责人张莹说。

虽然仍有少数市民没有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经过长时间的宣传引导,多数市民已经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就对垃圾进行分类。记者在某小区垃圾分类投放点蹲点时,随机采访了来倒垃圾的居民,发家大家垃圾分类意识较强。

垃圾分类需自觉,管理监督同样不能少。近期,人民广场内部因存在垃圾桶设置不规范且未贴明标识、桶内其他垃圾与可回收垃圾混投等问题被责令整改。5月11日上午,执法人员对人民广场内部垃圾桶和两定四分点进行仔细检查,发现商场内部垃圾桶分类工作改善明显,两定四分点宣传指引内容正确,清运及时,并未存在混投现象。

“垃圾分类做好了,店里面的环境就会干净一点。我们做餐饮行业的,如果店内有异味,客人意见很大。”餐馆负责人周普继说。

市民魏一飞告诉记者,做好垃圾分类是一种责任,他非常支持政府垃圾分类的做法。

执法人员还在商场内发放宣传单,向经营户和市民宣传垃圾的“四类分法”、分类后如何处理等相关知识。对于市民比较关心的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分类及投放,执法人员也一一进行了解答。

垃圾分类工作落实到位,居民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但仍有个别村(社)垃圾分类存在严重反弹。记者了解到,4月下旬,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垃圾分类办联合相关单位,共同开展了全县行政村(社区)环境卫生、垃圾分类“三随机、一公开”专项检查。本次共计检查22个行政村和17个社区,其中郑家坞镇吴大路村等5个村(社区)被黄牌警告。

村(社区)的垃圾分类工作成效如何?黄牌警告后是否整改到位?记者前往现场一探究竟。5月11日下午,在郑家坞镇吴大路村村口记者看到,村内公桶管理不到位、标识破烂不清,甚至很多桶还出现了污损,其他垃圾桶中有大量的易腐垃圾被投放在内,易腐垃圾桶里也发现了混丢现象。

记者对部分村民进行询问,发现村民垃圾分类意识薄弱,家门口的两分桶也未得到充分利用,存在垃圾未分类、分类错误、桶上杂物堆放等问题,村内垃圾分类情况并未得到改善。

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综合执法二中队副中队长郑龙表示,通常执法人员在现场发现问题之后,会给下达一张责令改正通知书,把需要整改的问题全部罗列在上面,然后限定一个期限,让投放人进行整改。工作人员也会在期限之后会到现场进行复查,如果发现相关问题没有整改到位,会对投放人依法进行谈话,进行调查、处罚。

随后,记者来到白马镇长地村,这里几乎看不见垃圾的踪迹。村内“两定四分”投放点监督管理规范,两定四分点监督员网格信息和曝光台内容完整且及时进行了更新。

“长地村垃圾分类工作的第一步就是宣传,每天都会走访检查,同时,我们村每个月会进行两次好家风评比,没有做好垃圾分类的会在月底扣分,分得好的就进行奖励,也会在垃圾分类红黑榜上进行曝光。”长地村党支部书记傅龙山说。

长地村通过制度规范和晾晒评比引导村民做好垃圾分类,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村民的文明素质,激发了村民参与垃圾分类的主动意识。村民们不仅自己做好垃圾分类,还会提醒周边邻居、城里来的亲友做好垃圾分类。看到门前有垃圾,都会主动上前清理,垃圾分类在长地村逐渐成为一种行为习惯。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县共建成两定四分投放点400余个,城镇范围已实现全域撤桶并点和两定四分,并已向有条件的农村逐步延伸,通过定时分类投放、定人分类收集、定车分类运输、定位分类处置的模式,有效实现各类垃圾闭环处置,垃圾分类覆盖率、资源化利用率、无害化处置率均达到100%。

“下一步,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将持续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收运体系,促进源头分类精准化、投放清运规范化、回收利用资源化、环卫保洁精细化,实现人居环境新的突破。”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综合执法二中队中队长陈佩佩说。

垃圾不落地,城市更文明。随手乱扔垃圾看似是小事,但随手丢掉的不仅仅是垃圾,更是一个人、一个城市的文明,市民要养成垃圾入桶的好习惯。如今,垃圾分类已经成为社会新风尚,越来越多的市民正在形成绿色生活理念、绿色生活习惯,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垃圾分类是一场持久战,需要人人参与、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推进。作为市民,我们要自觉提高垃圾分类意识,从要我分类做到我要分类,希望有关部门不断创新机制,为市民做好垃圾分类提供便利条件,让垃圾治理之路越走越通畅,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编辑:严顺华 蒋梦泛)
信息来源:今日浦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