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30726ZF130000/2022-42042 | 文件编号: | 发布机构: | 县人力社保局 | |
生成日期: | 2022-04-28 | 主题分类: | 组配分类: | 部门动态 | |
公开形式: | 网站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近几年来,县人力社保局全面贯彻落实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精神,优化人才政策、创新引才机制、落实育才举措,从人才引进、培养和集聚上推出一系列激励措施,提升县域人才虹吸效应。2021年,共引进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事业干部人才19人,引进优秀教师22人、优秀医护人员44人、专业文化工作者1人;培训技能人才12245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2477人,引进各类高校毕业生4445人。
一、政校企协联合,多元协作促引才
一是实施“火炬计划”,招引高层次人才。通过完善高层次人才专项编制调剂机制,紧缺专业(岗位)、紧缺人才认定机制和人才引进保障机制,对干部进行培养和跟踪管理。事业干部高层次人才聘用19人,2021年事业干部聘用人员中高层次人才比例首次达到近50%,大大优化了人才干部结构。
二是开展政校合作,建立培训基地。通过完善人才培养合作机制,深化校企合作,高效利用实习实训基地,培养实用型高素质人才。2021年与金华技师学院、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签订政校战略合作协议,建立技师学院职业培训基地、乡村振兴直播培育基地等人才培育平台,共同合作开展高技能培训289人。
三是创新“政校企协”合作模式,吸引来浦就业。锚定高职院校群体,引入协会力量,将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迭代升级为“政校企协”合作模式。年前,通过该非公企业联谊会,分别与江西萍乡学院、江西应用工程技术学校、武昌理工学院等3个职业院校提前达成在校学生来浦实习合作意向。
二、聚焦技能培训,激励发展促育才
一是大力开展技能培训,打造专业人才队伍。统筹利用多种培训资源,大力开展维修电工、焊工等多种形式的创业就业培训。2021年培训技能人才12245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2477人,高技能人才新增完成率全市第一,引进各类高校毕业生4445人,完成率居全市第三。
二是建设高级技工学校,培育本地技能人才。成立筹建工作专班,实行实体化运作。推动技工学校逐步建设成为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为浦江繁荣发展提供技术人才支持。目前,已在县职技校召开高技能人才培养企业代表座谈会暨筹建高级技工学校专业设置调研会,共设置9个专业(其中4个为高级工专业),招生810人。
三是开展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提升人才技能水平。充分发挥高技能领军人才在带徒传艺、技能攻关、技艺传承、技能推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近五年共建成技能大师工作室4家,2021年评选出技能大师5人,首席技师10人,技能之星15人,共发放奖励13万元。
三、优化工作环境,贴心服务促留才
一是用好人才资金,提供有力保障。通过加大人才引进补助力度、实施人才住房保障工程等措施为人才保驾护航。2021年12月底前全部兑现入职补助、购房补助、租房补助、晋升奖励、企业“柔性引才”补助、就业引荐奖励等人才补助政策资金760万元,兑现金额同比去年增长155.3%,共惠及622名人才。
二是发放“人才绿卡”,提升服务水平。对符合鼓励条件的实用性人才发放“人才绿卡”,绿卡有效期最长3年。享受我县公立医院医疗保健绿色通道待遇。可免费游览县内所有景区,免费到图书馆办理借阅证,每年免费在约定的电影院观看24场电影。对新引进的享受“人才绿卡”制度人员的配偶可按原单位性质对口安排工作或推荐就业。
三是解决入学问题,消除后顾之忧。符合鼓励条件的,在我县非公企业服务的高层次人才和具有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实用性人才,其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在我县有入学需求的,由相应部门审核,根据人才意愿,就近统筹安排公办优质学校入学。目前经审核后,已就近统筹安排公办优质学校入学9人。
信息来源:县人力社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