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重点任务执行落实情况
浦江县农业农村局
今年以来,我局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推进共同富裕的各项决策部署与重要文件精神,多措并举,务求实效,创新争先,在推动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农村宜居宜业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效。我县连续三年获评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先进县,全省共10个,浦江为金华唯一;入围浙江数字乡村先锋榜“金翼奖”十佳县榜单和省数字乡村建设突出贡献集体;被列为“浙农富裕”应用农房盘活数字化场景第一批“先行先试”推广应用试点县。“浦色萄香”葡萄产业大脑入选金华市数字化改革第五批双月“最佳应用”评选名单,“智慧葡农一键通”应用被纳入全省数字化改革重大应用“一本账S1”,服务成效在省委数字化改革《工作动态》上进行刊登。我县“市场化改革+集体经济、宅基地改革+乡村建设集成”试点被纳入省级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实践试点,是金华市该领域唯一。
1.夯实稳产保供底盘。一是落实粮食生产任务。今年我县预计粮食生产面积8.15万亩,同比增长16.7%;总产2.48万吨,同比增长5.3%。其中秋粮播种面积7.1万亩,同比增长12.8%;总产2.19万吨,同比增长5.3%。目前已建立水稻高产示范方21个,其中省级单季晚稻千亩方2个,县级百亩方19个。推广水稻专用配方肥3931吨,完成主要农作物统防统治面积3万亩,覆盖率达到46.5%。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622.96万元,发放一次性种粮补贴167.29万元,落实订单水稻0.55万亩。二是开展耕地“非粮化”整治。按照“坚决遏制增量、逐步消化存量、严格治理抛荒”的要求,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稳妥有序推进耕地“非粮化”整治。目前已在浙农田系统完成销号7378.4亩,完成率81%,其中清理腾退6793.2亩,调整优化585.2亩。通过“非粮化”整治,全县增加粮食种植面积7000余亩,为今后发展留足空间。三是支持生猪领域复产。截至9月底,我县生猪存栏4.56万头,能繁母猪存栏0.53万头,分别同比增长9.83%和60%,超额完成乡村振兴考核目标。生猪出栏6.45万头,同比下降10.39%,通过鼓励二次育肥较第一季度拉动上涨40个百分点,支持全县农林牧渔增加值转正。二季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37109万元。
2.推进农业双强行动。一是强化农业科技推广。持续调整葡萄品种结构,定期开展葡萄新品种引种和试种,加强浙江省农业重大技术协同项目推广——《中熟“巨峰”葡萄设施轻简化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不断开发完善葡萄“一键通”数字化应用场景;支持葡萄智慧冷链、智慧物流项目建设,进一步拓宽加深葡萄产业市场链、价值链;鼓励农技成果转化,加快农创客培育,重视提升农产品品质。拟出《浦江县关于推进农业“双强”行动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征求意见稿)。二是推进农机创新应用。支持适合大棚葡萄生产的“管道喷雾高效植保系统+臭氧水替代农药技术”的推广应用,该应用让大棚葡萄打农药效率提升10倍、农药成本每亩减少500元。该项技术装备集成在全省是首创,县内已推广700余亩。三是做好示范县筹备工作。指导“一县三基地”创建工作,做好先进农机应用示范,筹备申报国家级设施农业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目前已向上申报农业“双强”项目11个,发放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53万元。
3.做强五大亿元产业。一是葡萄产业。今年我县葡萄生产面积6.75万亩,比去年减少0.28万亩;产量12.25万吨,比去年减少0.54万吨;产值13.42亿元,比去年增加1.29亿元,同比增长10.63%。举办以“浦江葡萄、共富味道”为主题的云上葡萄节。二是蔬菜产业。今年前三季度,全县蔬菜播种面积6.91万亩,同比增加1.02%;产量9.19万吨,同比下降1.38%;产值2.41亿元,同比增加1.01%,其中山地蔬菜播种面积2.44万亩。全县西甜瓜种植面积9050亩。三是茶叶产业。全县茶叶生产面积3.98万亩。受疫情及旱情影响,今年茶叶产量1025吨,产值9860万元,分别同比减少0.96%、3.23%。其中春茶产量440吨,同比减少1.1%;产值7000万元,同比下降5.7%。四是香榧产业。全县现有香榧面积3.8万亩,其中集中连片规模基地面积1.5万亩。累计投资2.8亿元,从业人数3000余人,规模在100亩以上的香榧基地24家,其中省级林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综合示范基地3个,省级精品园5个,省级种质资源库1个,2021年全县香榧青果产量达120万斤,产值1200万元。五是花卉产业。全县花卉种植面积1500亩,涵盖杭坪镇、檀溪镇、虞宅乡等多个山区乡镇,2021年总产值约4600万元,村民种植花卉每亩净收益达2.8万元以上,花卉种植村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全部实现50万元以上,预计2025年全县花卉总产值超亿元。
4.加快乡村建设进度。一是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项目。目前已完成24个乡村振兴示范村45个项目的综合验收工作,共拨付补助资金6420万元,其中18个村已完成资金拨付,2个村已完成审价,进入资金拨付审核阶段。二是推进未来乡村建设。第一批省级未来乡村创建村上河村,已完成创建方案93%的建设项目,数字化建设扎实推进。第二批省级试点村薛家村已完成备案创建方案建设项目进度86%、嵩溪村完成进度94%,均完成邻里、教育等场景建设启动设计。市级试点村横山村完成进度76%,正在启动总体规划。上河、嵩溪、薛家3个省级试点村已入驻浙里办数字社会“我的家园”,并落地“浙里未来乡村在线”应用场景。
5.深化强村富民改革。一是壮大村集体经济。以产业振兴党建联盟赋能乡村组团发展,加快推进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目前全县共有集体经济抱团项目190个,总投资6.56亿元,其中80个抱团项目已实现收益3522.11万元。截至今年9月底,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2.17亿元,经营性收入达1.3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05%和28.04%。118个行政村经营性收入达到50万元以上,占比达51.98%;35个行政村经营性收入达到100万元以上,占比达15.42%。二是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全面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农房盘活利用调查,目前2947宗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已通过出租、自营、合营三种模式盘活1791宗,为村集体和村民增加收益3400余万元。三是推进宅基地改革。在前期实地走访调研基础上,出台《关于规范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工作的通知》,全面推行农房“浙建事”全生命周期综合管理服务系统,我县被列入“浙农富裕”应用农房盘活数字化场景第一批“先行先试”推广应用试点县。目前所有乡镇(街道)已完成1户农户建房审批流程真实数据测试,并在全县推行宅基地线上审批全覆盖,稳步开展镇、村两级系统管理人员培训,扎实推进农房“浙建事”系统在农房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落地应用。
6.全力推进数字化改革。开发“跟着节气游乡村”“葡萄一件事”两个智慧应用,入围浙江省数字乡村整县制推进优秀特色案例;荣获全省首届数字乡村“金翼奖”十佳县;白马镇群心村、中余乡五星村荣获全省首届数字乡村“金翼奖”百优村。迭代升级“智慧葡农一键通”应用,目前注册用户14227人,累计服务数量163727人次。该应用纳入全省数字化改革重大应用“一本账S1”,服务成效在省委数字化改革《工作动态》上进行刊登。立足我县现有农旅信息化基础,构建涵盖农旅大脑+农旅地图+24节气游乡村+民宿经营一件事的数字农旅体系,现已初步完成民宿管家、民宿巡查掌上应用、民宿经营一件事等子场景建设和驾驶舱设计。聚焦浦江特色优势产业,打造集生产管理、流通营销、行业监管、智能预警于一体的浦江葡萄产业大脑,现已完成产业大脑工具箱的整体框架搭建、系统架构设计、乡村巡查模块的流程搭建、业务数字驾驶舱与全局动态驾驶舱的整体框架搭建。
7.狠抓重大项目招引。深入落实每个乡镇(街道)全年需完成1个500万元以上项目招引的目标要求,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农业农村招商引资工作的通知》,详细制定2022年农业农村招商引资任务分解方案、农业农村项目招引准入条件建议和农业农村招引项目管理流程。积极配合招引中余蛋鸡养殖及种植循环农业项目,总投资达1.2亿元,现阶段中余乡与招商企业已完成项目签约。浙江省檀溪外贸猪场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总投资2.19亿元,现已落地。浙中现代农业科创与农产品保供中心,总投资6亿元,已报省“三区三线”项目,目前已立项。浦江县森井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已进入产品试验阶段。
8.构建“四治融合”基层治理体系。积极探索创新城乡基层治理模式,提升基层“四治”能力,创建完成省级引领型农村社区2个、市级完善型农村社区15个。举办“乡村振兴法治同行”系列线上普法直播活动2场,开展覆盖所有乡镇街道的移风易俗类活动38场。推行“好家风”评价体系,发放有德信用贷款15713户。联合电信浦江分公司与全县33个村签订数字乡村平台建设协议,提升改造数字化基地16个,打造电子商务专业村10个,农产品直播基地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