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图片新闻
孝义郑宅谱写共富新篇
发布日期:2022-10-02 浏览次数:

白墙黑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走进郑宅镇,白麟溪清水潺潺、孝义街古朴雅致,这里是蜚声中外的“江南第一家”所在地,也是原轻工业部命名的“中国挂锁基地”。千年的脉络让郑宅拥有了得天独厚的人文优势和良好的产业基础。近年来,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首批美丽城镇省级样板镇”“第二批省级旅游风情小镇”“省4A级景区镇”等称号。在时代新征程上,郑宅内外兼修,谱写千年古镇共同富裕新篇章。

千方百计挖潜力 孝义传家助振兴

说起郑宅,不得不提到郑义门。在这个山清水秀的古镇中心,被明太祖朱元璋赐名为“江南第一家”的郑氏宗祠矗立了三百五十多年,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见证了“忠信孝悌”“礼义廉耻”到如今廉政文化的转变。

走在村子里,随处可见各家家训,修身立德、守礼自持、睦邻致和。村口的宣传栏里,张贴着“好家风指数”考评办法,小到“文明礼貌、言语有度”这类日常行为规范,大到“入孝出悌,诚实守信”的道德约束标准,清楚地标注了“5+1”考评体系的分值由来。这些规范脱胎于“江南第一家”的168条家规,同时也是“孝义郑宅”的金名片。

为了大力弘扬郑义门孝义立身、耕读传家的传统文化,践行廉政文化,郑宅镇深入挖掘郑义门168条家规,大力发挥“党建+”核心引领作用,创新推出了镇班子成员、镇干部、村级班子、党员和农户“五位一体”的考评体系,以家风促党风,以党风促村风。在这个模式下,郑宅环境好了,村民们生活舒心了,还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实现基层法治、德治、自治的“三治融合”。

郑宅镇作为“江南第一家”所在地,蜚声中外,但是近年来受疫情影响,“江南第一家”景区的游客数和旅游业都遭受了不小的影响。下行趋势下如何探索文旅新方向?郑宅镇给出了满意的答案。近年来,郑宅镇锚定文旅产业下的研学方向,大力发展研学经济。把郑宅中心小学的旧校舍改造成浦江县“江南第一家”传统文化研学营地,由中国陶行知研究院实践分院运营管理。自2021年运营以来,北京、江苏、陕西、重庆等10多省份研学营地、青少年活动中心负责人等前来考察。2021年,丽水、义乌等市5000多名中小学来此开展研学实践、劳动教育等活动,收入150多万元。还同活水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引进外地生源来浦江开展研学实践活动。特色培育初见成效。镇里先后完成青致吾庐、乌台门、义门小舍、花果山等特色精品民宿的招引建设,冷水核心老区块同杭州开元一然签订合作协议,投资6000余万,开发“江南第一家·冷水一然村”项目,着力开发建设不同类型、不同主题的“慢生活、微度假”乡村旅游民宿集群。青致吾庐获批省级金宿级民宿,乌台门获评省级银宿级民宿。

想方设法增动力 小挂锁锁住大财富

挂锁产业是郑宅镇的支柱产业。经过40多年发展,郑宅镇已是全国挂锁生产集散地。四十多年光荣的背后,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档次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市场竞争不规范等问题日益凸显,制锁粉尘、噪声污染等环境问题更让原本举步维艰的企业雪上加霜。挂锁产业发展已经到了破釜沉舟、不进则退的关键阶段。

2016年,郑宅镇借助小城镇整治的东风,破釜沉舟,规范重整原有“低小散”严重的680余家挂锁企业。规划1360余亩的挂锁产业集群落户郑宅。随着产业的发展,万洋众创城,万洋挂锁小微园区等先后落成,项目招引蹄疾步稳,全力打造了工业发展新增长极。

据统计,2021年度全镇共有企业609家,其中规上企业15家,实现工业总产值62.15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7.42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1.57亿元。镇里全力以赴保障重大招商项目落地建设,全力以赴开展产业链招商,全力以赴带动乡贤招商,实现了经济总量及质量的双提升,推动了挂锁行业转型升级。目前,万洋园区已集聚吸引约276家企业入园生产,年产值达30亿元,并可提供就业岗位约1.2万人。

如今,一些新的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九聿科技园项目、智诺科技项目、环保设备产业集聚区项目先后落地。郑宅镇还竭力打造挂锁行业创新领军企业标杆,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后备库,打造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梯队,完善培育机制,拓宽培育渠道,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稳步增长,实现从工业大镇到工业强镇的美丽蝶变。

抓农业惠民生 文化文明齐头进

郑宅镇充分利用地理优势,依托旅游业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坚持短期“输血”和长效“造血”相结合,挖掘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内在潜力。全镇成立四个乡村振兴党建联盟,全力推进18个共建项目和75个村级自我造血项目。2021年底,全镇15个行政村经营性收入达到1412.66万元、集体经济收入2575万元,同比2016年分别增加418.82万元和479.27万元。

郑宅镇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围绕群众关注的教育、住房、医疗、饮用水等热点问题,大力推进民生实事工程建设。自开展美丽城镇创建以来,先后建成了郑宅中心幼儿园、郑宅卫生院、郑宅镇研学营地等一系列文化建设工程,实现500人以上村文化礼堂全覆盖。蒙山村文化礼堂获评省级五星文化礼堂。修复修缮历史古建筑12处。成立郑宅镇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开展乡风文明、公共环境、乡村振兴、镇区环境、农村环境、园区环境、综治环境等七大提升行动,全方位努力打造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群众满意的宜居城镇。全镇14个村创建县级文明村,前店、麟溪、龙源、寺后、青山等5个村创建市级文明村。

近年来,郑宅全镇上下围绕争做“基层党建标杆镇、经济发展中心镇、乡村振兴先行镇、文化旅游龙头镇、社会治理示范镇”目标要求,牢固树立“发展为要,项目为王”的理念,通过全力保障重大招商项目落地建设、全力开展产业链招商、全力发动乡贤招商、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项目招引,以文旅结合作为基础,把工业发展当作加速器,走出了富民强镇新路子。

■记者手记

对于孝义传家、挂锁闻名的郑宅镇来说。“廉”和“锁”是镇里永远都绕不开的话题。在多年的辉煌之下,郑宅人选择通过自己的努力,传承家风,发展工业,让孝义文化在这片土地上开出文旅融合的花朵。

如今,新时代“孝义文化”仍在赓续,郑宅镇将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牢牢把握主线,全力推动产业发展,守护好生活家园,让郑宅人民在新时代更有获得感、幸福感。



信息来源:诗画浦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