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余欢笑
驿站送温情,城市有温度。今年以来,我县大力推进“金华有爱·红色驿站”建设工作,截至7月底,全县共打造“红色驿站”117个,为快递小哥、外卖小哥、环卫工人等户外工作者,提供临时便捷的充电、饮水、避雨、休息等服务,打造“10分钟红色服务圈”,提升城市温度。
“你好,我手机没电了,联系不到客户,你们这里可不可以充电?”“哦,可以的,我帮你拿。”在仙华社区中埂街道的“红色驿站”里,工作人员为前来求助的外卖小哥拿来充电宝,帮他充好电联系上了客户,此类求助已成为“驿站”的常态。
今年以来,县委组织部、团县委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大力推进快递物流行业党建,依托党政机关、两新企业、村社党群服务中心等平台,建立起百余所“红色驿站”,驿站有明显的标志,并配有专门的服务运行团队,以便户外工作者能够第一时间找到“红色驿站”,进一步扩大“10分钟红色服务圈”。
“我们在半路遇到困难,手机没电了,可以来这里充电,天气太热来这里,有解暑的药品。”外卖小哥李康细数着“红色驿站”的便利与好处,这让他感觉很好,很暖心。
中埂社区的“红色驿站”每天都会接待不少快递小哥、外卖小哥、环卫工人等户外工作者,也有附近的居民。“驿站”内,配备有歇脚桌椅、爱心雨伞、急救服务箱、便民服务箱等器材,可提供便民服务,也可以借阅图书、免费充电。甚至还专门腾出一小块地方,放置了乐器,供附近居民休闲娱乐。
“红色驿站”功能定位广泛,除了便民服务,它还涵盖了党团红色教育及常态化志愿活动。记者了解到,中埂社区的“红色驿站”还是社区党员志愿者们的“大本营”,每过一段时间,社区的党员志愿服务队就会一齐出动,为附近居民送去温暖。
“中埂社区红色驿站设有法律咨询、心理咨询、四点半学堂等一些便民服务内容,结合驿站服务,社区还建立了党团微信工作群,不定期开展理发、洗脚、家电维修等志愿服务活动。”中埂社区第一书记季正巧介绍说,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社区把表现突出青年团员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红色驿站”成为中埂社区发展优秀青年党员的新门店。
据了解,为了让每个“红色驿站”都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为群众提供更加全面多维的服务,全县每个“红色驿站”因地制宜,实施了“一站一策”项目,充分利用好所在点位的资源平台,做好便民利民服务。在县365便民行政服务中心大厅的导服台,“红色驿站”标识十分醒目,设置了自助服务区、图书卡座,为前来办事的群众及户外工作者提供咨询引导、茶水、充电等服务。
县委组织部相关领导告诉记者,在全县范围打造的117个“红色驿站”,全面覆盖农村、社区,着力为广大群众提供便捷优质精细的服务,实现了“服务群众到家门口”,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搭建了一个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党建工作新平台,努力提升了品质名城的城市温度。
信息来源:今日浦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