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亮(1912~1970)字秀英,号忠亮。画家洪子范长子。岩头陈洪家村人。生于1912年4月 20日(民国元年三月初四)。1925年起就读杭州安定中学、上虞春晖中学、杭州蕙兰中学。1930 年考入上海公学,后转入江南学院学法律,因兴趣不足,乃改攻文学,就读上海正风文学院。1932年毕业,获文学士学位。
1932年 9 月编成《浙江歌谣》第一集,搜辑浦江民间歌谣 80 首,全用浦江方言记录,傅东华、张世禄作序,上海女子书店出版发行。1934 年6 月出版《中国民俗文学史略》。1936 年应傅东华之邀,聘为上海文学社编辑助理,编辑《中华国文教科书》。抗战爆发后回乡,任岩头崇本中心小学校长。历任县战时政治工作队指导员、县国民兵团上尉政训员、浙江省政训团编审、杭州《民报》编辑等职。
洪亮一生致力于民俗文学搜集和研究。40 年代,曾在《东南日报》、《民俗周刊》、《考古》、《民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民间故事、民谚、童话、神话、采访记、诗歌等达百篇。仅在杭州《民报》上连载发表《瞎子与近视眼的故事》、《火神祈雨》、《五月是恶月》等民间故事计 83 篇。50 年代,在《杭州日报》、《当代日报》发表《民间糯米造像艺术》、《优美的浙东文旦工艺》等文章,介绍浙东家乡民间作品;在《文物》杂志发表《明女诗人倪仁吉的刺绣》等文章。创作 30 余万字的长篇小说《恢》,描绘抗日战争时期故乡政治历史、社会风貌以及作者心路历程,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迫焚毁。费时 10 年,撰成《中国农谚》,共计7 册,约 70 万字,交北京农业出版社审稿,也散佚无存。
1949 年 11 月,参加浙江省干校第五期学习,后分配在桐庐中学、杭州纺织工业学校、杭州第七中学任文史教员。1958 年在杭州第七中学退职。 1970 年1月9日去世。《浦江县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有传。
选自《浦江百年人物》(张解民 江东放 编著)
信息来源:县地方志编纂室(数字档案备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