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道缵(1892~1993)字绪卿,号芷修。钟士瀛次子。黄宅钟村人。生于1892年2月7日(清光绪十八年正月初九)。幼随父读书,稍长,就读于浙江省立第七中学。1913年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得校长陈宝泉器识,毕业后留校执教。1923年考取公费留学生,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三年后获博士学位,赴英、法、德诸国考察各类职业学校。提出发展中国职业教育的思想,其观点和学识得到黄炎培赞誉,力邀其回国参加中华职业教育社,聘为研究部主任及职业指导委员会委员。曾与余家菊、左舜生、范寿康等发起成立“国家教育协会”。
钟道缵旧照
1927年4月考察沪、苏、浙、皖四省职业教育。同年9月奉调福建省教育厅,主持推动职业教育及整顿全省教育事业。在闽五年,创办职业学校、实验小学和乡村师范各四所,教育面貌为之一新,以致30年代“闽省教育特别发达,以质以量言都驾他省之上”,被誉为闽省职业教育史上的功臣。其间,兼任厦门、协和大学教授,安徽大学总务长。1933年初,调任国民政府教育部督学,并兼课于中央大学和社会教育学院。1946年8月,受教育部长朱家骅委派,与冯友兰赴昆明调查“闻一多被刺”案。1947年受英国文化委员会邀请,率川、滇、黔三省代表赴英考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教育实施情况。
1949年5月上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中华职业教育社第四届候补理事、副总干事长、中华工商专科学校分部主任、诚明文学院教育系主任。1950年秋, 入华东革命大学政治研究院学习。1951年春,由华东高教部派往上海市停办高校联办处,主持教务事宜,参加接管各校校产、教务及外文档案。未几,联办处并入上海市高教局,遂留任至1964年退休。90高龄时,仍被选为中华职业教育社第五届理事,直至99岁才辞去理事,任顾问。
钟道缵著述书影
钟道缵是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先驱者之一。他引介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经验教训,提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躬行职业指导实践。强调职业补习教育,志在教育、生产救国,实现“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的宏愿,为我国职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作出了重大贡献。著有《教育辅导》、《中学生教育与职业指导》、《职业教育之理论与实际》、《现代中国职业教育之产生及其发展》、《视察湖北江西省教育报告》、《教育行政与视导》等。1993年7月12日病逝。
选自《浦江百年人物》(张解民 江东放 编著)
信息来源:县地方志编纂室(数字档案备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