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走进浦江 >史说浦江 >浦江历史文化
浦江百年人物系列(16)吴士槐
发布日期:2020-11-25 15:51 浏览次数:

吴士槐(1896~1972)原名自槐,字定楙,号荫垣,又号直人,士槐乃其学名。附贡生吴声湶长子。前吴村人。生于1896年10月13日(清光绪二十二年九月初七)。出身书香门第,因父早逝,家道中落,靠人接济。1916年毕业于浙江省立甲种工业学校(浙江大学前身)机械科,经校长许炳坤介绍入上海日商内外棉五厂为练习生。

吴士槐旧照

1922年受申新总经理荣宗敬之聘,任申新二厂细纱领班、申新一厂保全主任。20年代前期,由于日商大举在华设厂并大量收购华棉,致花贵纱贱,华商纱厂受压日甚,加上军阀混战,苛捐杂税,倒闭之声时有所闻。侨商郭氏购进大中华纱厂改为永安二厂,招贤重振,聘吴士槐为技师,运用其在申二、申一积累的经验,为永安“金城”牌棉纱跻身市场标准纱作出贡献。此后纬通纱厂慕名礼聘为工程师,委请整顿,除弊兴利,革掉根深蒂固的工头制,实行技术人员管理车间生产的新制度。3年后。纬通“孔雀”牌16支纱售价高过标准纱。

吴士槐与夫人徐素贞

1931年4月,荣宗敬收购三新纱厂,成立申新九厂,委吴士槐为工程师。吴推陈出新,本着设备求新、用棉求精、品种求多、营销求活、管理求严、待人求宽的治厂之道。1940年申九以纱锭总数近14万枚,为全国之冠、远东之最。“双马”纱跃登市场标准纱宝座,在市场上几与黄金并列成为交易筹码,称雄海内,驰誉南洋。1941年8月改任厂长,审时度势,集资买下因战事关闭的“中华第一针织厂”,开发“菊花”内衣。利用多股捻线能力及稀有特种织机,独家生产汽车轮胎帘子布产品。筹资开办中国纺织染工业专科学校(抗战胜利后升级为中国纺织工学院)。

吴士槐(左三)与申新九厂领导班子合影

1950年5月,上海申新纺织厂总管理处成立,吴士槐出任工务处长。1954年升任副总经理。1957年起在上海纺织工业局从事纺织设计室及化纤厂筹建工作。1960年任上海纺织工业局纺织设计室副主任。1965年任上海棉纺织工业公司技术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同年退休。

吴士槐在香港摄于1964年

历任中国纺织学会第十二届常务理事,上海市纺织工程学会三届理事,中国民主建国会上海市委委员,上海普陀区第一、第二、第三届人大代表,上海市政协第四届委员、常委,上海市留美学生家属联谊会副主任等职。“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被关押批斗,1972年3月8日病逝。1979年2月日,上海市纺织工业局为其平反昭雪。《浦江县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有传。

原国家副主席荣毅仁为吴士槐百年诞辰题词“纺织先驱,功在申新”

吴士槐为人重乡谊,好施与,义行闻于乡里。先后招收、介绍近千名浦江人赴上海做工。为普济贫病,出资在家乡开设“金一堂”药铺,施诊给药。独资建造广明中心小学新校舍,规模宏敞称全县之冠。

吴士槐摄于1971年

    有子三,长子锡九,旅美华裔科学家,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中国第一代晶体管、晶体管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奠基人,现为美中绿色能源促进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吴士槐夫妇与子新九、成九,摄于1952年

信息来源:县地方志编纂室(数字档案备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