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30726ZF210000/2025-75019 | 文件编号: | 发布机构: | 县卫生健康局 | |
生成日期: | 2025-07-29 | 主题分类: | 组配分类: | 部门动态 | |
公开形式: | 网站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据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卫生健康局通报,截至7月23日,顺德区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超3000例。
基孔肯雅热与我们常听说的登革热都是蚊媒传染病,夏季随着气温的持续攀升和降雨量增多,蚊虫活动愈发活跃,蚊媒传染病的传播风险也显著增加。接下来我们为大家详细科普基孔肯雅热的防控知识。
一、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V)引起,经媒介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以发热、皮疹及关节疼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传染病。
"基孔肯雅”是病毒出生地坦桑尼亚南部的土语,意为“弯腰走路”,形象描述了患者因剧烈关节痛而被迫弯腰的姿态。
该疾病主要流行于夏季和秋季,全球目前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本地传播,大规模暴发和零星病例主要发生在美洲、亚洲和非洲。
二、基孔肯雅热是如何传播的
和登革热的传播途径相似,都是由携带基孔肯雅病毒的白纹伊蚊或者埃及伊蚊叮咬传播。
三、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区别
·两个一样
1、传播途径完全一样,都是伊蚊传播。
2、防控措施一样,都是对发病人员进行防蚊隔离,灭蚊和清理孳生地和做好个人防护。
·两个不一样
1、基孔肯雅热潜伏期短,传播速度更快,比登革热传播快两到三倍。
2、虽然两者症状相似,都有发热、皮疹症状,但登革热通常是
全身肌肉和骨关节痛,基孔肯雅热是小关节疼痛明显,个别患者持续时间较久。
四、如何预防基孔肯雅热
预防基孔肯雅热的最佳方法是避免蚊虫叮咬。
近期计划出境或前往疫情高风险地区人员:出行前及时查看旅游部门、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的旅游提醒,提前了解目的地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做好防蚊、灭蚊准备。
归国人员:入境前若出现发热、头痛、肌肉关节疼痛或皮疹等症状,主动进行健康申报并告知海关检疫工作人员近期旅行史及在当地有无蚊虫叮咬史,配合进行相应的检查和防蚊隔离治疗。
归来后12天内做好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头痛、肌肉关节疼痛或皮疹等症状,及时到医院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近12天旅行史和蚊虫叮咬史。
五、如何防蚊灭蚊
在家庭环境中及时清除家庭及周围环境中的瓶罐、水桶、缸、花盆托盘、轮胎等孳生蚊幼的小型积水容器,不给蚊子提供孳生繁殖的机会。家中安装纱窗纱门,使用蚊帐,也可使用蚊香、喷雾剂等灭蚊。
户外活动时建议穿浅色长袖长裤,也可涂抹驱蚊剂,以减少被蚊子叮咬的机会。
信息来源:县卫生健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