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30726ZF140000/2025-72184 | 文件编号: | 发布机构: | 浦江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
生成日期: | 2025-04-01 | 主题分类: | 组配分类: | 阳光规划 | |
公开形式: | 网站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浦江县浦阳街道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已于2025年3月3日获金华市人民政府(金政函〔2025〕15号)批准,现予以公布。
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2021-2035年)》《浙江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金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浦江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统筹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布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特编制《浦江县浦阳街道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是对浦江县浦阳街道国土空间作出的总体安排,是指导浦阳街道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和指导各类建设的纲领性文件,编制详细规划、相关专项规划和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基本依据。
一、规划范围和规划期限
《规划》包括浦阳街道行政辖区内的陆域空间,面积39.57平方千米。《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基期年为2020年,近期至2025年,远期至203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
二、谋划新阶段发展目标
主体功能定位:城镇化优势地区、历史文化资源富集地区。
主要职能分工: 浦江县域政治、文化、商贸服务中心、区域商贸中心。
规划发展目标: 城市之芯、文韵浦阳。
人口规模:以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为基本前提,综合考虑城市定位和发展阶段,规划至2035年,常住人口12.2万人,城镇化率96.7%。
目标愿景:至2025年,浦阳街道国土空间资源底线管控落实,深化推动浦江融义接杭战略,城市服务能级逐步提升,逐步成为金义都市区协同发展链接节点,县域综合服务中心。至2035年,高质量发展持续增强,城市服务能级显著提升,魅力诗画城区全面彰显。打造都市区重要节点城市,展现浦阳诗画文韵特色风貌,建设高品质城市中心区和都市区旅游目的地。
三、严守国土空间发展底线
统筹划定“三区三线”。到2035年,浦阳街道耕地保有量目标不低于378.14公顷(5672.10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面积345.96公顷(5189.40亩);落实生态保护红线141.25公顷;落实城镇开发边界面积1232.11公顷。严格“三条控制线”管控,明确历史文化保护、灾害风险重点防控等安全保障空间,严格城市蓝线、绿线、黄线、紫线、橙线等管控,守住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
图:三条控制线图
四、构建国土空间总体格局
优化国土空间总体格局。根据生态安全、集约高效和开放发展的原则,规划形成“一心双轴,一廊四区”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一心:城镇服务核心。双轴:依托恒昌大道-江滨路形成城市服务功能轴,依托仙华路形成城市发展轴。一廊:浦阳江生态景观廊。四区:城镇发展区、农业发展区、北部生态保育片、南部生态保育片。
图:国土空间总体格局图
五、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浦阳街道是浦江中心城区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承载浦江县政治、文化、景观中心,在推进中心城区一体化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在几个方面进行协同。居住空间方面,有序引导金狮湖周边高品质住宅开发建设,打造宜居生活样板,结合江南片区城市建设,推动五里片区居住空间整合提升,和仙华街道一同谋划仙墨湖片区开发,有序建设高品质居住小区。产业空间方面,加强城区内部零散工业和低效工业用地清退工作,逐步向东部经济开发区集聚。逐步引导月泉工业园传统制造转型升级。公共服务方面,大力加强城市中心建设,有序建设城市客厅、中国美术图书馆等县级重大公共服务设施,形成服务全县的城市服务中心职能。商业服务方面,加强环金狮湖周边商业、娱乐休闲中心建设,打造高能级的城市商业中心,引导塔山周边存量建设用地的商业化开发。结合翠湖优质空间环境,建设县级重要的旅游休闲板块。城市景观方面,重点加强沿山生态廊道和沿江生态廊道的保护与景观塑造,保障慢行空间的连续性,加强生态廊道区域的城市空间高度管控。
六、细化全域规划用途分区
细化全域规划用途分区。遵循全覆盖、不重叠的基本原则,细化落实上位规划确定的规划用途分区。规划浦阳街道一级分区包括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区、农田保护区、城镇
图:国土空间用途分区规划图
七、提升城乡空间品质
提升公共服务设施能级。重点落实县级文化设施、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体育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强化和完善浦阳街道的服务功能。在浦阳街道构建“街道级-社区(村庄)级”两级生活圈体系,对应“15分钟-5分钟”生活圈标准,分级配置各类民生服务设施。构建多层次、全覆盖、人性化的基本公共服务网络,增强浦阳街道承载力、集聚力和吸引力,打造宜居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新城。
构建开敞空间与绿地系统。以建设全民共享的公园城市为目标,结合浦阳江生态廊道、沿山生态廊道布局公园绿地,提升公园绿地规模,形成点、线、面结合构建的蓝绿生态网。增加线型沿路绿带,挖潜可更新用地,增加社区公园、口袋公园。
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将“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作为文物工作方针。重点保护民主路历史文化街区、解放西路历史文化街区、龙德寺塔等重大历史文化遗存。构建由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市级文物保护点、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登录点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实现各类历史文化资源的全面保护,彰显浦江千年人文底蕴。落实历史文化保护线。包括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城市紫线等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范围。
八、强化综合交通建设,安全韧性提升
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衔接市域轨道交通,加强对外通道的建设。完善城区内部道路,以城区路网畅达为目标,加强南北向联系,重点疏解老城道路交通组织,优化城区路网框架。以国省道干线公路网为主体,以农村公路网为补充,完善公路网运输体系。
基础设施保障与安全韧性提升。一方面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水利基础设施网络、海绵城市建设,以及污水、雨水、能源、电力、燃气、环卫设施等系统布局,高标准规划建设能源设施网、水利设施网、市政设施网、新型基础设施网,优化设施网络协调布局。另一方面加强公共安全与防灾减灾保障。建立城市全生命周期安全保障体系,完善应急保障基础设施体系和应急服务设施体系。加快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建立覆盖多灾种和灾害链的综合监测设施系统。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安全保护, 构建覆盖城乡的“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加强应急管理领域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天空地一体、全域覆盖、全时贯通的应急通信网。统筹加强各种应急保障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和保障。
九、构建规划实施保障体系
全域规划编制传导体系。严格落实《浦江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等上位规划确定的各类约束性指标、空间控制线、规划用途分区、用地布局、管控要求等重要内容,按照“功能+格局+指标+控制线+名录”五位一体的方式传导落实到位。科学编制详细规划、相关专项规划,确保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落地落实。经依法批准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编制、修改的依据。国土空间相关专项规划应当遵循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其主要内容纳入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同时,构建规划传导机制。
强化总体规划对详细规划传导,划分全域覆盖的详细规划编制单元。浦阳街道共划定详细规划编制单元10个,包括城镇单元6个,乡村单元4个。其中,城镇单元协同周边街道共同确定。详细规划要依据批准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进行编制和修改,不得违背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确保总体规划确定的约束性指标、结构布局、空间底线和重大设施传导并落实到详细规划中。详细规划批复后应定期更新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作为用地审批依据。作为
核发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进行各项建设等活动的依据。
图:详细规划编制单元划分图
明确通则式村庄规划管理规定。在城镇开发边界外、未编制村庄规划的村庄范围内开展乡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建设或者农村村民住宅建设的,可制定“通则式”村庄规划管理规定,作为规划许可依据。
强化数字化管理。依据乡镇级规划数据库建设标准和数据汇交要求,形成乡镇级规划数据库,纳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维护国土空间规划的传导性、约束性、权威性。
建立规划定期体检评估和修改机制。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定期体检和五年评估,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可根据国土空间规划评估结果,对国土空间规划进行调整完善。符合规定确需修改的,按规定程序报批。
完善规划监督机制。以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对所有国土空间分区分类实施用途管制,提出“详细规划+规划许可”和“约束指标+分区准入”等管制方式。根据地方实际,不断完善生态、农业、城镇等各类国土空间管制制度,因地制宜创新用途管制内容和管制方式。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完善用地审批制度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制度。
金政函〔2025〕15号 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浦江县浦阳街道等15个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批复.pdf
信息来源: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