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30726ZF820000/2025-11540 | 文件编号: | 发布机构: | 浦江县投资促进中心 | |
生成日期: | 2025-01-13 | 主题分类: | 组配分类: | 部门文件 | |
公开形式: | 网站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关于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党建工作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指导意见(试行)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关于加快建设创新浙江、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部署要求,积极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现就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党建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党建,是指紧扣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市场主体为重点,沿着产业链上下游、供应链前后端、创新链各环节,推动链上各单位党建联建,发挥党建统筹资源、整合力量作用,打破行业壁垒、条块分割,促进发展联动、问题联解、创新联抓、市场联拓,进一步激发产业活力、促进供需匹 配、增强创新动能,加快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以“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为重点,有序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党建工作,力争到2025 年底,实现 10 个以上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 区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党建工作覆盖,探索形成党建引领强 链延链补链的有效途径;到 2027 年底,实现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党建工作基本覆盖,构建形成以组织链融合产业链、延伸供应链、贯通创新链的工作格局, 有效助力浙江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鼓励设区市统筹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协同区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党建工作。市、县(市、区)围绕本地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开展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党建工作。
二、组织设置和运行
1.建立健全组织架构。一般由产业主管部门、链主企业、开发区(园区)、行业协会、科创平台等党组织牵头,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供应链前后端、创新链各环节的企业、科研院所、高校、金融机构、服务平台等链上党组织,建立党建联建协调机制(以下简称协调机制)。对链上领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独角兽企业等党组织,一般应吸收进协调机制。根据实际需要,“浙江制造”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和重大科技专项可由省直相关部门、行业协会、科创平台等党组织牵头建立协调机制。
2.选优配强工作力量。协调机制负责人,一般由牵头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已建立链长制的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可由党员链长担任。协调机制成员,一般由产业主管部门、开发区(园区)、行业协会、链上领军企业、科研院所和金融机构等党组织负责人以及产业链专家服务团党员牵头人担任。牵头单位应明确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协调机制 日 常工作,鼓励通过社会化招聘、重点企业支持等方式,加强工作力量。
3.因链制宜分类推进。根据产业发展阶段、企业区域分布等情况,重点推行 5 种类型:部门牵引型,对技术研发、生产加工等分散在不同 区域的产业,由发展改革、经信、科技、商务等部门牵头建立协调机制,推动政企高效沟通、产业有效合作、科技协同创新。链主带动型,对链主企业优势明显、上下游企业连接比较紧密的产业,由链主企业党组织牵头建立协调机制,发挥链主企业示范带动作用,推动链上单位紧密协作、联动发展。协会串联型,对已建立行业协会,且协会凝聚力比较强的产业,由行业协会党组织牵头建立协调机制,推动行业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等资源整合、技术共享、抱团发展。属地统筹型,对集中在开发区(园区)内的产业,由开发区(园区)等属地党组织牵头建立协调机制,推动放大产业集聚的整体效应,构建形成区域企业利益共同体。创新主导型,对处在科技前沿领域、以技术创新为主导的产业,由科创平台、科研院所或高校党组织牵头建立协调机制,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构建形成产学研用融通的创新平台。各地各单位可立足区域实际,探索其他党建类型。
4.建立日常运行机制。协调机制结合实际制定工作规则,明确职责任务和成员单位分工。定期召开会议研究会商链上党建工作,协调解决发展中的困难问题。建立链上单位人员力量、生产技术、设备场地等资源清单和经营管理、市场开拓、产品研发等需求清单,推动供需精准匹配。 建立协调机 制成员常态走访联系链上单位制度,推动以党组织和党员为主渠道收集办理诉求,探索实行“党员收集上报、链上党组织反映、协调机制吹哨、职能部门报到”闭环服务。
三、功能作用发挥
5.加强链上单位党组织建设。推动在企业孵化培育、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时同步组建党组织,灵活采取上下游联建、大中小带建、产学研共建等方式,实现链上单位党组织应建尽建。通过搭建交流平台、联办党建活动、共推党建项目等形式,整链提升党建工作水平。依托合作项目团队等党组织共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联动加强党员管理,共享资源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全面推行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组建党员突击队、党员攻坚组,引导广大党员为整链发展担当建功。
6.拓宽引才育才用才渠道。建立链上人才资源库,推动协调机制成员结对联系优秀人才。组织技术专家、管理骨干等成立导师帮带团,通过结对帮带、跟班学习等形式,共育产业发展紧缺人才。加强对优秀企业家、技能人才等培训,举办人才沙龙、前沿科技论坛等活动,促进人才互学互促。推广高校院所人才赴企业担任“科技副总”、企业人才到高校院所担任“产业导师”等做法,畅通人才交流通道。加强与高校、职业技术学院等合作对接,引导设置契合产业特点的特色学科和专业,推动高校、链主企业、高水平科研机构学科共建共享,增强高校学科专业布局与区域产业发展适配度。
7.大力开展技术联合攻关。引导链主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科研院所党组织组建创新联合体,发挥党员技术骨干示范作用,协同攻关“卡脖子”核心技术,推动重要技术、设备、产品实现链式突破。搭建创新应用大赛等技术交流平台,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中心在产业集群落地,持续优化创新生态。鼓励协调机制成员单位带头开放场景应用资源、大型科研仪器设备、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以技术许可、技术共享和共同研发等方式,带动提升中小企业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
8.协同联动开拓市场。组织链上单位党组织开展要素对接活动,及时发布生产原料、加工设备、技术服务等购销目录,畅通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信息渠道,打通供需“内循环”,帮助企业节约生产经营成本。推动链上企业积极参与“千团万企拓市场增订单”行动,组团参加有影响力的贸易博览会、产品展销会等,用好团组规模优势、议价优势,共同开拓市场、拓展销路。以党建为纽带建立市场信息共享机制,推动链上企业互通产业动向、发展趋势等,提升企业市场响应速度和效率。
9.推动整链提升竞争优势。协调机制加强与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等对接沟通,积极推动制定产业标准、推进“浙江制造”品牌建设,提升全产业链标准化水平。鼓励链主企业通过股权投资、资源共享等方式,将先进管理模式、生产标准输送到中小企业,整链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推动以企引企、以商招商,协助相关部门定向引进与产业发展需求相配套的上下游企业和项目,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增强整体竞争力。发挥党 组织资源优势、信息优势,组织引导链上企业开展供应链安全评估和排摸,建立断链断供备份清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四、工作支撑保障
10.形成工作合力。各级组织部门加强对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党建工作的整体谋划,统筹抓好链上组织建设、队伍培育、服务保障等工作。发展改革、经信、科技、商务等产业主管部门党组织立足职能职责,指导抓好各自领域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党建工作,推动加强产业集群核心 区、协同 区党建联建 。社会工作、金融办、国资、工商联等部门协同配合,推动企业、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等单位积极参与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 党建工作。
11.加强要素支持。市、县(市、区)组织部门选派有涉企部门工作经历、熟悉党建工作的在职或退休党员干部,担任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党建工作指导员,加强对链上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党务工作人员培训轮训。鼓励各地通过财政补助、党费划拨、企业支持等方式,多渠道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党建工作经费。 强化党群阵地共建共享,整合园区党群服务中心、链上单位党群活动场所等打造多功能服务矩阵。
12 .推动争先创优。鼓励各地探索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党建路径方法,加强典型案例宣传,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党建工作推进情况作为基层党建“百县争创、千乡晋位、万村过硬”工程创建的重要内容,优秀实践案例纳入省级党建联建实践案例推选。各地结合实际稳妥有序推进,不搞简单下任务、不搞形式主义,坚持防止增加基层负担,更好以实践实效助推高质量发展。
附件:全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重点区域分布
附件
全省“415X ”先进制造业集群重点区域分布
序号 | 产业集群名称 | 核心区(41个) | 协同区(67个) | |
1 | 智能物联 | 杭州市滨江区、余姚市、 嘉善县 | 杭州市萧山区、钱塘区、富阳区, 桐庐县、乐清市、嘉兴市南湖区 | |
2 | 高端软件 | 杭州市滨江区、余杭区, 宁波高新区 |
— | |
3 | 智能光伏 | 海宁市、嘉兴市秀洲区、 义乌市 | 杭州市临安区、宁海县 | |
4 | 集成电路 | 杭州市滨江区、海宁市、 绍兴市越城区 | 杭州市钱塘区、富阳区,绍兴市 上虞区,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 | |
5 | 人工智能 | 杭州市西湖区、滨江区 | — | |
6 |
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 |
杭州市钱塘区、宁波前 湾新区 | 杭州市萧山 区,宁波市北仑区、 鄞州区,温州市龙湾区,瑞安市, 平湖市,桐乡市,湖州长兴县、南 太湖新 区,金华经济技术开发 区,临海市,玉环市,台州湾新区 | |
7 | 新能源装备 | 温州市龙湾区、长兴县 | 杭州市临平区、海盐县、兰溪市 | |
8 | 智能电气 | 乐清市 | 慈溪市、三门县 | |
9 | 机器人与数控机床 |
平湖市、温岭市 | 杭州市滨江区、萧山 区,宁波市 北仑区、玉环市、缙云县、丽水经 济技术开发区 | |
10 | 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 | 舟山市定海区、普陀区 | 象山县、岱山县、三门县 | |
11 | 现代纺织与服装 | 杭州市萧山区、桐乡市、 绍兴市柯桥区 | 杭州市临平区,宁波市海曙区, 象山县,温州市瓯海区、鹿城区, 海宁市,兰溪市 | |
12 | 现代家具与智能家电 | 慈溪市、德清县、安 吉 县、永康市 | 杭州市钱塘区、嵊州市、江山市、 临海市 | |
序号 | 产业集群名称 | 核心区(41个) | 协同区(67个) | |
13 | 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 | 杭州市钱塘区、绍兴滨 海新区、临海市 | 杭州市临平区、余杭区,德清县、 安吉县、新昌县、台州市椒江区、 仙居县 | |
14 |
绿色石化 | 宁波市镇海区、北仑区, 浙江乍浦经济开发区、 绍兴市上虞区、岱山县 |
建德市、瑞安市、平湖市 | |
15 | 高端新材料 | 余姚市、湖州市吴兴区、 衢州智造新城 | 宁波市北仑区、鄞州区,桐乡市、 诸暨市、东阳市、青田县、松阳县 |
注:“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重点区域由省经信厅每年动态调整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