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 >政务五公开 >结果公开 >建议提案 >人大代表建议
索引号: 330726ZF200000/2024-64949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生成日期: 2024-06-14 主题分类: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
公开形式: 网站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县文广旅体局关于对县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杭坪、前吴、花桥6号建议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24-06-14 10:28 浏览次数: 来源:县文广旅体局办公室

关于对县十五届人大三次会议杭坪、前吴、花桥6建议答复的函

 

徐波代表:

提出的《打造浦江小吃美食大IP,以吃促旅的建议》收悉,已由县政府交我单位主办。现将办理落实情况答复如下

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县相关职能部门,通过几年的努力,打造群众广泛参与、省内知名度高的“浦江小吃”美食品牌,基本形成集原料生产、加工、配送、制作、销售于一体的“浦江小吃”美食产业体系,美食文化得到传承弘扬和创新发展,美食服务监管机制进一步健全,我县旅游美食产业高水平提升。我县目前已申报成功了1家“金华有味”特色小吃店,浦江小吃品牌开始初步打响。

一、专业技能提升、品质力量保障

县人力社保局联合农办充分利用职业培训学校教学资源,运用一切积极因素开展相关技能培训工作

一是进行浦江县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农民大讲堂》科普知识,积极开展职业技能指导、培训乡村民宿实用人才。

二是通过短期强化培训班实现“一技傍身”,切实帮助更多的乡村民宿创办者用劳动改变人生,用技能实现梦想,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三是在培训中推广“乡土味”的特色。“原始、生态、新奇”的特点已经成为游客追求的生态旅游新时尚,在培训中重点抓住这三大特点,做到原汁原味、淳朴自然,少加调味料,保留传统柴火灶头,使用农家的传统做法。同时定期组织全县各农家乐、饭店进行中式烹调师、面点师、农家菜等职业技能竞赛,让乡村名宿在竞赛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技艺和管理水平,推动乡村振兴。

四是积极构建新型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根据《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浙江省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办法的通知》(浙人社发〔2019〕66号)的精神,在具备条件的规模餐饮企业中开展技能等级认定试点工作。试点餐饮企业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或职业技能评价规范,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进行评价并核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行为,构建餐饮企业技能人才建设文化。根据我县“诗画浙江,百县千碗”特色,让具备条件机构、协会或企业开发乡土特色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规范,规范提升乡土特色操作技能水平,培养乡土特色技能人才,提升我县“小吃”含金量和竞争力。

二、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赋予品牌特色度

(一)注册“浦江牛清汤”等特色餐饮集体商标

为推进浦江特色餐饮长远良性发展,必须对浦江特色餐饮的知识产权予以保护。选出浦江牛清汤、米筛爬、麦饼、擂头馃、一根面、白切羊肉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浦江特色小吃,目前已成功注册浦江牛清汤”“拾味浦江等集体商标,并做好后续的监督管理、规范使用。指导集体商标权利人科学制定商标品牌发展规划,建立以浦江牛清汤集体商标为核心的母子品牌发展体系,推动形成具有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的区域品牌和产业集群。

(二)制定浦江特色餐饮行业标准

由浦江县餐饮协会牵头,各会员单位、浦江县优秀餐饮企业家、全国知名连锁餐饮企业家等业内人士共同参与,从实体店的营业面积、装潢风格、产品制作、基本卫生条件、管理服务等方面入手,起草、制定浦江特色餐饮县级技术规范,推进浦江特色餐饮行业的标准化体系建设,引导特色餐饮企业开展标准化工作,为拓展浦江小吃发展空间提供基础性支撑。发挥从业优势,带头并推动浦江籍餐饮从业者加入浦江特色餐饮品牌;对现有特色餐饮进行摸底筛选,优选菜品纳入品牌菜单。

(三)打造浦江特色餐饮品牌样板店

由浦江县餐饮协会牵头,委托第三方公司推出浦江特色餐饮品牌形象设计,包括LOGO、店铺门头、服装、餐具、内部装修元素等。从选址、装修、加工制作、内部管理等全过程、全方位把控,标准化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浦江小吃样板店,充分发挥浦江特色餐饮示范先行作用。在样板店的经验基础上,总结优化经营模式、规范加工制作,以点带面,在县域内外,推广开设一批浦江小吃餐饮店,让更多老百姓参与其中,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四)培育浦江特色食品生产企业

目前,灰汤棕、一根面、状元面、浦江发糕等浦江特色小吃已经有小型的生产企业,但极具代表性的浦江牛清汤、柞子豆腐、观音豆腐、木莲豆腐等浦江特色小吃未有生产企业,因此,必须培育大型的浦江小吃生产企业,将以浦江牛清汤为代表的浦江小吃以成品、半成品等形式进行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在保证特色风味的基础上,把控品质。将浦江特色食品以伴手礼的形式,成为游客来浦江旅游的必购清单,使浦江特色美食走出浦江,走进商超、走进千家万户。

三、加大宣传推广力度

(一)坚持上下联动

为响应省委、省政府“诗画浙江·百县千碗”美食行动计划部署,广泛宣传浦江美食,拉动旅游消费,扩大浦江文旅品牌影响力,县社发集团相继在江南第一家、仙华山景区开展浦江美食宣传进景区活动。

1.“浦江小吃”在2022年国庆节期间已走进景区,在江南第一家景区牌坊处,20余块浦江美食宣传展板引起了游客的广泛关注,精美图片介绍令游客纷纷驻足询问、拍照打卡。美食节如火如荼的举办,景区工作人员向游客发放美食画册和浦江手绘地图,介绍讲解浦江美食及体验店,为游客带来了一次“盛宴大餐”,获得了一定的市场认可。郑宅“麟溪集”、“七里夜江湖”夜市开市。天天游人如织,摩肩接踵。

2.目前,江南第一家景区入口处广场有约15个小店门面。为进一步盘活江南第一家景区资源,加快景区“浦江小吃”示范店、精品店打造,打造成为带动景区旅游产业发展的亮点,将美食文化与旅游产业相结合,促进景区文旅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景区诚邀全县知名餐饮、糕点、酒水、土特产等小吃美食企业以及个体经营者入驻景区,携手打造景区美食街。同时,通过定期举办美食活动吸引游客、留住游客,让前来浦江观光旅游的游客游玩浦江,从而制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助推“文旅富县”。

(二)加强媒体推介

提炼美食元素,形成富有浦江特色的小吃美食宣传系列成果。发挥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的传播作用,邀请网红、达人体验,打造“拾味浦江”网红美食、网红店铺、网红食客。加强与美团、飞猪等大型OTA平台及各大电台的合作,以视频、评选、活动、展示、比赛等多种方式,营造“拾味浦江”宣传推广氛围。

四、赋新能,再上岗,文旅共富亭助力小吃再发展

我局坚持共享、便捷、灵活的理念,推动资源再利用,经实地调研走访,结合核酸亭空间可封闭、配备空调等特点,将部分核酸小屋迭代升级打造成“文旅共富亭”,打造文旅共富市集。

一是融入非遗元素,宣传推广非遗文化。我局将首批完成改造的“文旅共富亭”以民主路历史街区为主线,以“东街有艺”为品牌,打造具有浦江特色的非遗美食制售和非遗文化作品体验点。非遗美食,包括浦江豆腐皮、竹叶熏腿、浦江麻糍、浦江一根面、浦江梨膏糖等;非遗文化作品,包括麦秆剪贴、剪纸、竹编、竹木根雕等。文旅共富亭外观时尚,融入书画、非遗、婺剧等元素,售卖浦江麻糍等非遗小吃,在东街错位排开,打造一个融“非遗与美食,文化与消费”为一体的消费热点与网红打卡点,推动非遗向年轻化、时尚化发展,为居民提供家门口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浦江夜间经济注入文化活力。

二是打造共富市集,增添优质产品销售渠道。首批文旅共富亭将封闭式玻璃窗改造成推拉窗,将采样台改造成商品展示台,将一面玻璃窗改造成商品展示架,保留空调、电灯、话筒等设施,成为功能齐全的摊位,在浦江城市中心东街古街区,错位排开,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目前已完成招商入驻,经营商家优先考虑未就业人群,业态除了浦江麻糍等非遗小吃外,还有金华酥饼、衢州鸭头、瘦肉丸等特色小吃,以及奶茶、清酒饮等茶饮,再加上非遗产品、浦江水晶等特色工艺品,结合“东街有艺”文艺赋美行动,设置网红打卡点位,定期开设集非遗市集、传统文化展示、便民服务为一体的文旅市集,每日有小集,每周有大集,实现“有演可观”“有味可赏”“有卡可打”“有趣可与”。

三是作为旅游驿站,解锁共富新模式。我局将陆续改造50个核酸亭,除投放东街古街区外,将布点到各A级景区和景区村镇,一部分以售卖手作文创、风味小吃、家乡土特产等产品为主的市集摊位,方便游客购物,增添优质产品销售渠道,促进消费和旅游业,解锁共富新模式。另一部分作为旅游驿站,开展文旅宣传推介、旅游产品售卖、服务游客等活动。同时,第十八届浙江山水旅游节在浦江举办期间,拟在整条会议线路布点“文旅共富亭”,部分作为旅游驿站和市集摊位,部分亭作为各省市宣展摊位,打造为“上山文化共富线路”,成为长三角联盟共富成果之一。

、保障措施

(一)加大政策支持

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将依据浦江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浦江县实施“文旅富县”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激励政策》的通知,专门安排旅游宣传推广资金,优先保障支持“浦江小吃”宣传推广和品牌打造。各部门将根据相关扶持政策,调动各级各方力量,优先推动“浦江小吃”发展,通过示范引领带动计划落地落实。

(二)加强质量监管

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将联合县发改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部门,对“浦江小吃”特色品牌实行授权经营。对不符合标准、不能保证质量、群众评价差的经营主体,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联合相关部门有权收回授牌。

(三)强化检查考核

纳入年度考核的重点内容,纳入全域旅游示范创建评定项目。各部门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年度工作计划,进一步明确任务,强化责任,抓出成效。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适时将会同县考评督查办等相关部门对各部门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

 

 

 

 

 

 

                     浦江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4521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