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 >乡镇动态
索引号: 330726JD050000/2024-61133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花桥乡
生成日期: 2024-02-29 主题分类: 组配分类: 乡镇动态
公开形式: 网站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花桥乡:共富工坊 激活村民共富 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发布日期:2024-02-29 10:44 浏览次数:

“在这里干活开不开心啊?”

“这里离家这么近,有钱赚,还有人聊天,我很高兴的!”花桥乡下宅溪加工点的村民童桂香笑着说。

来料加工产业是花桥乡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下宅溪加工点是花桥乡18家来料加工点的其中之一,主要做贴纸、一次性餐具等纯手工包装的业务。

负责人杨小军介绍说:“因为要赶货,我们加工点今年初七就开工了。当初做来料加工就是想让留守在村里的老人有点事情做,来料加工门槛低,操作简单,老人容易上手操作,所以在这里做的大部分是70多岁的,80岁的也有,去年我们发给他们的工资都有120万元,每个月能赚到2000来块对老人来说很多了,还能坐在一起聊天,他们也很开心。”

据了解,花桥乡作为水源保护区,一直以生态农业发展为主,随着花桥乡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留守在家的老弱妇孺,在缺少经济来源的同时,精神生活也相对贫乏,由此产生的矛盾、纠纷也多了起来。

为此花桥乡依托“党建统领、整合资源、互惠共享”,在2019年以乡政府的名义,成立了“花桥工坊”联络站,从个人来料加工点的“单打独斗”到“抱团共赢”。

通过乡政府、共富导师、来料加工经纪人等多方协同,花桥乡来料加工产业迅速打开了义乌市场,除了浦江企业,还和多家义乌企业达成了长期合作,目前有75%的业务来自义乌市场;项目也从单一的手工编织、花边加工,发展到串珠、手提纸袋、年画等十余种。

经过几年的发展,花桥乡开办来料加工集聚点5个,先后成立来料加工点18个,到2023年底,已实现11个行政村全覆盖,带动800余人实现家门口就业,累计发放加工费6000余万元,较好解决了农村留守人员再就业问题。

在前坞村加工点做工的村民张云飞笑着说:“我本来在厂里做管理,身体不好就回来了,这里离家也比较近,活也挺好做的,说句实话也是谢谢政府,给我们机会做,不然我们也没得做。”

下一步,花桥乡来料加工产业将持续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手工作坊向小型加工企业发展,推进来料加工向来单加工、自主设计、看样订做等方向发展,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的特色加工格局,实现留守人员“人人有活干”“天天有活干”,全面激活村民共富、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信息来源:党政综合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