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 >部门动态
索引号: 330726JS120000/2024-61129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浦江县中医院党政办
生成日期: 2024-02-29 主题分类: 卫生 组配分类: 部门动态
公开形式: 网站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发布日期:2024-02-29 10:34 浏览次数:

    春季气候变化较大,极易出现乍暖乍寒的情况,人体的阳气开始趋向于表,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特别是老人、儿童、产妇、慢性病患者,容易因不适应而受寒,导致各类疾病的发生,因此应适当“春捂”。

春捂有哪些保健作用?

1.“春捂”能调节人体的恒定温度。 

人体的恒定温度,一靠血管收缩和皮肤出汗来调节,二靠增减衣服来维持。如果春季过早减掉衣服,就会破坏人体恒定温度的调节,影响身体健康。

2.“春捂”有益于抵御风寒。

人体同自然界一样,也是在春天开始复苏,使处于“冬眠”的皮肤细胞活跃起来,毛孔张开。此时如果冷风袭来,人就可能感到非常寒冷,“春捂”正好可以抵御春季的寒气。 

3.“春捂”还有利于适应季节变化。 

初春时节经常有寒流和强冷空气南下,导致气温急剧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过早脱掉厚衣服,就很难适应这种冷暖变化,诱发疾病。 

春捂的部位

捂肚子 

主要是捂肚脐,肚脐又叫神阙穴,温暖此处可鼓舞脾胃阳气,特别是一些胃部怕冷、爱腹泻的人,要特别注意肚脐部位的保暖。

捂脚

“寒从足下起”,四季的养生保健都应该注重足部保暖。《千金要方》主张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既养阳又收阴。《老老恒言》亦云:“春冻未泮,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所以养阳之生气。”

捂背 

中医理论认为背部属阳,而贯穿整个背部的督脉又被称为“阳脉之海”。后腰又为肾之府,胃肠道不好的人,以及肾阳虚的人,千万不要急着把低腰裤穿起来。

春捂的饮食 

春捂的目的是顾护身体的阳气,除了衣着方面,饮食的“春捂”也很重要。春季适宜进食一些辛温升散的食品,如麦、枣、豉、韭、葱、香菜等。生冷之物应少食,早春饮茶应饮用一些性质温和的茶类,如红茶和黑茶,以免损伤脾胃之阳气。

哪些人应该多捂捂?

1.关节疾病患者:要注意保护好肩膀、膝盖、腰椎、颈椎等全身重要关节,不能让风直接吹到这些地方。

2.冠心病患者:中医认为“血遇寒则凝”,寒冷刺激会令血管收缩、痉挛,增加心脏负担,容易成为诱发心血管疾病的元凶。前胸和后背是冠心病患者春捂的重点部位。

3.妇科疾病患者:女性的很多疾病都可以归结到气血瘀滞上来。而影响气血运行的,外界寒冷刺激是重要的一方面。痛经患者、平时手脚发凉的女性尤其要多加注意。 

4.体质偏寒的女性:这些女性往往有脾胃虚寒的问题。因此,患有胃炎、胃溃疡的女性此时要避免寒冷刺激导致疾病急性发作,出现腹痛等症状。

 

 

 

 



信息来源:浦江县中医院党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