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 >信息公开目录 >部门信息公开 >人力社保局 >部门动态
索引号: 330726ZF130000/2023-54083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县人力社保局
生成日期: 2023-09-22 主题分类: 组配分类: 部门动态
公开形式: 网站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夜学”常态化 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发布日期:2023-09-22 08:55 浏览次数:

7月12日星期三晚上7点多,浦江县人力社保局办公楼三楼、四楼楼道依然亮着灯。记者走进社保科办公室,见到科长张开明正埋头读着一本厚厚的书。

记者翻了翻这本《工资保险福利政策规定实用大全》,书的封面有些破损,书页已经泛黄。而在他身后的书架上,《工资文件选编》《保险福利文件选编》 等书籍也是上世纪 80 年代出版的,养老保险、劳动保障等业务的实用手册也有十多年的历史。

“在浦江,许多社保信访工作与多年前企业破产改制、职工下岗有关,时不时会有当年的下岗职工来找我。”张开明介绍,“社保工作政策性很强、具有历史延续性,要为他们解决问题,就要了解几十年前的政策。”

白天,张开明在处理日常工作的同时,还要时不时接待来访群众,为他们解答问题。“平时工作忙忙碌碌的,没有办法安心学习。现在有了‘夜学’制度,我也有了一个安静学习的机会。”张开明告诉记者。

张开明所说的“夜学”制度,指的是浦江县人力社保局建立的干部夜间学习制度。每周一、周三晚上,县人力社保局全体在编干部都要留在单位学习一个半小时。“每周一晚上的学习是县人民政府多年前要求的,局里干部会围坐在一起,学政策、互相交流。每周三晚上的学习是局里于去年开始的,大家在工作岗位上自主学习。”浦江县人力社保局副局长郭邦李说。

通过“夜学”,许多党员干部在提升业务能力的同时,对“干部下基层开展信访工作”也有了更深的认识。“有许多当年的下岗职工如今年纪已经很大了,腿脚不便,不方便来局里。我们就会下到社区或上门走访,关心他们的生活,向他们耐心解释政策。”张开明说。

离开张开明办公室,记者走进就业促进科办公室,看见科长叶杨浒正在阅读就业培训相关的文件。“白天也可以学,但是办事群众比较多,没办法沉下心。晚上可以充分利用‘夜学’深入学习、思考。”

也正是在“夜学”期间,叶杨浒产生了许多好的工作方法。定期下企业了解缺工情况、解决缺工问题,如今已成为叶杨浒的一项重要工作。

“没想到这么快就帮我们解决了问题,非常感谢!”疫情期间,浦江县黄宅镇的一家服装企业的老板对叶杨浒表达着感激之情。这家企业有许多河南籍员工。一年春节前,这些员工都回乡了。受疫情影响,他们没法回到浦江,影响了企业生产。“我们和当地人力社保局沟通,安排大巴到当地将他们都接了回来。前后仅耗时三四天时间。”叶杨浒回忆。对叶杨浒来说,“干部下基层开展信访工作”与就业工作关系不大,但是“干部下基层开展信访工作”里的为民服务精神,是就业工作始终需要的。“我对‘干部下基层开展信访工作’最大的感受是要学会换位思考。制定每一项政策举措,都要考虑适不适合群众,需要为群众、企业解决哪些问题。”叶杨浒说。几年前,杭州机床厂将厂房搬迁到浦江。一次,叶杨浒在该企业走访期间了解到其存在缺工问题。叶杨浒立即带领同事,在全县 100多个村镇发放招聘广告,并与江西萍乡学院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如今,每年都会有十几名来自萍乡学院的学生到杭州机床厂工作,缺工问题得到解决。

与叶杨浒有相同感受的,是县人力社保局人才开发科科长方雅婷。方雅婷每周都会下企业开展人才政策宣传,为企业职工办理职称评审、人才业务申请事宜。“有了‘夜学’制度,我晚上可以在局里与同事集中讨论问题,对政策了解得更清楚。”方雅婷说。

如今,“夜学”制度已成为浦江县人力社保局的一项常态化工作。各业务部门干部通过“夜学”,加深对政策的理解,并在结合“干部下基层开展信访工作”的具体实践中,不断提高为群众、企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人力社保局担负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两大民生实事责任,由于群众需求的多样化,矛盾时有发生。浦江县人力社保局全力践行‘干部下基层开展信访工作’,展现人社元素,组织动员全体人社干部化解人社领域矛盾。全心下沉,组织全员干部提升业务能力,依法依规处理矛盾纠纷;加强人社干部队伍建设,敢担当善作为。利用数字化手段提升劳动纠纷预防、排查、化解水平。开发‘安薪一点通’数字平台,让劳动者更有保障、更有尊严。”浦江县人力社保局党组书记、局长楼志静说。



信息来源: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