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30726ZF230000/2023-51796 | 文件编号: | 发布机构: | 金华市生态环境局浦江分局 | |
生成日期: | 2023-06-19 | 主题分类: | 组配分类: | 部门动态 | |
公开形式: | 网站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绿树成荫,百草丰茂,鲜花姹紫嫣红,河湖明净碧绿。如今,这番具有诗情画意的美景已在浦江随处可见,众多市民游客会在空闲时间成群结队在河湖边散步赏景。
浦江县从过去“黑河臭水惹人厌”到现如今“水清景美众人赏”,之所以浦江县能够取得这样一张山明水秀的“金名片”,是因为近年来,浦江县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忠实践行“八八战略”。浦江县内一幅幅山清水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生态画卷,都是浦江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行动为抓手的生动体现。
浦江围绕提升县域环境质量,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解决影响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积极倡导和培育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走出了一条“以良好生态环境为底色、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动力”的高质量绿色发展新路子。
科学化治水,多项举措并举取得显著成效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上世纪80年代,水晶玻璃产业犹如雨后春笋般在浦江快速扩大。在辉煌时期,浦江曾有2.2万家水晶加工点,遍布城乡各地,聚居了28万外来人口。浦江生产的各类水晶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远销海内外。
然而在水晶产业不断蓬勃发展的同时,浦江的母亲河——浦阳江却遭受着重创。每天未经处理的1.3万吨水晶废水、600吨水晶废渣直接排放,蚕食了浦江的生态环境。浦阳江一度成为钱塘江流域污染严重的支流。水晶加工沉淀物加上畜禽养殖污水和村民生活污水,使这片水域如同“漂满垃圾的牛奶河”。
为解决这一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用水的生态环境问题,浦江县坚持生态立县,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取得一系列显著成效。累计关停21520家水晶加工户,缩量提质的526家水晶企业全部集中到四大水晶产业园区,实现“园区集聚、统一治污、产业提升”。此外,浦江县常态化开展“清三河”、剿灭劣V类水等行动,全面实行“一塘一策”“一河一图”,推动从全流域Ⅲ类水向全域Ⅱ类水迈进。持续深化河湖长制,着力形成县、镇、村、保洁员四级管护格局,持续巩固治水成果。坚持打好“碧水保卫战”,取得的成绩斐然,全域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连续8年荣获全省治水大禹鼎,蝉联大禹鼎金鼎,获评第十届中华环境奖优秀奖(城镇环境类)。
水美乡村建设,走绿色致富新路径
"我们村整个环境都好的,到这里来的游客也比较多。村里各家各户在门口摆摆摊,都能够有一定的收入。"新光村老村主任朱玉堂笑着说。
浦江县以乡村振兴为切入点,持续为各乡镇释放生态活力,带领各乡镇走向绿色发展的致富之路,不仅使得新光村成为依托自然生态环境成长起来的网红村,还涌现出上河、薛家、嵩溪等一批网红村。还开发建设了各种旅游产业项目,如仙华山--登高整体开发项目、江南第一家项目、上山遗址公园建设项目、壶源江流域旅游项目、诗画里旅游度假村项目等旅游产业项目,不断统筹乡村旅游资源,培育浦江旅游新名片。
县周边的游客也会因为浦江良好的生态环境慕名而来,到浦江山清水美的好地方亲近大自然享受惬意时光。
浦江县生态旅游风生水起,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获评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十佳生态休闲旅游城市、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连续4年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浦江县还结合农业资源发展农村产业,现已有葡萄、山地蔬菜、茶叶、桃形李、香榧等5个超亿元农业产业,同时不断拓展致富路径,迭代升级“五重抱团”模式,打造浦阳江潮、壶源山水、仙华同秀、江南兴业4条共富示范带,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村民富”的绿色致富之路。
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持续优化产业结构
生态环境的改善浦江群众有目共睹,要想保持并进一步提升浦江的生态环境质量,就必须对传统产业这一影响因素进行整改、整治。
近年来,为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改善大气质量,浦江县致力于传统产业的提质增效,聚焦减污降碳推动复合布行业转型升级,持续打造复合布行业整治标杆。
对于此,浦江县从政策、服务、监管三方面齐头并进,综合整治复合布行业。
一是精准施策,提供复合布加工企业个性化服务,县委县政府全面统筹部署,印发实施《浦江县复合布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整治工作方案》,召开全县复合布行业整治动员会,解读相关整治政策,落实属地责任及企业主体责任,科学制定方案,在充分调研企业生产经营、污染治理等情况的基础上,听取企业意见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一企一案”,为每家企业量身划定整治时间安排表;二是谋利解忧,实现复合布加工行业减污降碳“一步到位”,在企业减负、群众解忧上做到“一步到位”,整治后,企业环境违法风险大大降低,还可减少环保设施投入60余万元,可每天节省600元环境治理成本,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提升环境效益,也从根本上解决了臭气扰民问题,有效减少了复合布加工行业废气信访举报,保障了人民群众享受美好环境的权益;三是强化监管,保障复合布加工行业长效机制,浦江县设立四个检查组开展“百日攻坚”行动,分多轮次开展检查,每组每轮检查5家企业,最终实现全县复合布企业检查全覆盖。截至目前,立案查处17家,已作出处罚决定15家,处罚款357余万元,另外还拓展了监测手段,利用VOCs走航车对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周边进行动态监测,运用大数据、云计算手段,逐步实现降碳减排。
这三项举措齐驱并进,取得明显成效,有效整治复合布行业,改善城市空气环境质量,撬动实现企业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方共赢”。
浦江县践行“两山”理念,走高质量绿色发展新路子,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实现了政府决策和群众期盼的高度统一;实现了环境改善和作风转变的同频共振。浦江的实践证明,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密集相连、相辅相成的,推动绿色发展是解决生态与发展问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只有真正把“民生小事”当成“执政大事”来办,把“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口碑”作为工作指引,百姓就会理解、认同、支持,就能形成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强大合力;干部是发展的决定因素,只有在实践中磨砺、在干事中成长,才能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信息来源:金华市生态环境局浦江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