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叶梦婷
最近,浦江大招频出。
3月初,刚与欣旺达集团旗下子公司签约3个项目。3月底请来了中国能源研究会等一众大咖,举办县域新能源产业发展座谈会,并顺势成立中国能源研究会浦江综合能源专家服务站。“五一”假期,浦江举行了第二届乡贤大会,会上又有几个新能源项目签约。
2021年上半年,浦江提出“工业强县”,打造光电光伏和5G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三大百亿级新兴产业集群。此后,“光伏光电”频繁出现在浦江各大会议和招引项目中。
今年,“新能源”成为浦江新晋热词。浦江在光伏光电产业基础上,拓宽外延,拥抱新能源赛道。浦江发展新能源有何优势,如何在这场比赛中“卡位入链”,在赛道上跑出一席之地?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并提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等一系列绿色发展新目标、新任务。
“双碳”目标倒逼我国能源转型大幅提速。实现“双碳”目标,能源是主战场。光伏光电、氢能源、储能等新能源产业,相继成为各地抢占的新赛道、新蓝海。据媒体报道,去年以来已有几十家上市公司跨界布局光伏产业,头部的光伏企业也在各地抓紧布局制造基地。
从全省范围看,“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工程是今年浙江“十大工程”之一。今年上半年公布了首批“浙江制造”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协同区创建名单,九大省级特色产业集群中,智能光伏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两大集群与新能源产业密切相关。浦江这时候瞄准新能源赛道,紧紧抓住了国家和浙江省能源产业发展方向。
看完外部环境,再看看内部条件。浦江有培育发展光伏产业的土壤。浦江的光伏产业史,可以追溯到21世纪初,当时浦江产生过中星光伏、诚信光伏、中硅新能源等一批光伏企业,但受欧美债务危机和“双反”政策影响,很多企业没能熬过第一轮洗牌期。
现在,新能源产业迎来新一轮的窗口期,浦江势必要抓住机会。
2018年,浦江乡贤陈必寿响应“浙商回归”号召,回乡创立了浦江三思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几年后,浦江成为“三思”旗下最重要的LED照明生产基地。此后,一批新能源项目相继签约落地浦江:2020年浙江赛伍、2021年上海亥博、2022年祥邦永晟、2023年欣旺达……
浦江新能源产业起步其实不算早,但赶上了风口。
越是这样的时间节点,理性分析,找准发展路径显得尤为重要。
以光伏光电产业为例,远的不说,近邻义乌从2016年开始布局,目前已经聚集了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东方日升、爱旭等一大批光伏头部企业,其中两家企业年产值超两百亿元。不远处的衢州,也瞄准光伏产业的广阔市场。
这场比赛怎么跑?
浦江和义乌地缘相近,2018年两地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实施“浦义同城”战略合作。近几年,浦江选择发展光伏产业,“浦义同城”战略的深入实施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义乌聚集的光伏头部企业,产生了至少10亿平方米的配套需求,规模约120亿元的胶膜市场容量。通过深度对接义乌光伏光电配套产业,浦江谋划打造“光伏新材料产业基地”,全力与义乌光伏基地形成链式发展。近些年落地浦江的光伏企业中,浙江赛伍和祥邦永晟都是光伏胶膜领域的领军型企业、上海亥博主要生产胶粘剂及胶带制品……
今年,浦江光伏光电产业产值预计达到100亿元,浦江“3+3”产业集群中,第一个百亿级产业集群雏形已经初显。
信息来源:今日浦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