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交通强国、交通强省战略和市委八届二次会议提出的“高水平建设内陆开放枢纽城市”目标,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文旅富县、乡村振兴、融义接杭、品质名城”五大战略,以“五大业务板块”为抓手,结合集团“十四五”规划,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立足传统产业,拓展新兴产业,着眼强链补链,优化结构调整,加快产业布局,推动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工作举措:
1.突出交通传统业务,加快推进光伏能源产业,助力“工业强县”。一是加强交通工程产业,完善工程供应链建设,沥青拌和、半刚混凝土拌合站、混凝土标准构件预制厂、砂石料加工、小型预制构件,特别是沥青项目强化科技创新,走专、精、特、新之路;二是积极探索汽车后市场发展之路,做好汽车零配件销售公司开业准备,加强对钣喷中心、二手车市场、大车修理厂及停车场等项目调研探索。三是做好大畈供能站、方宅供能站、黄宅供能站建设使用工作;做好光伏项目开工建设工作,加强与华清八度、华电公司的合作,深入谋划其他山塘、集中式项目,全力以赴做好能源保供工作;四是继续做好地质灾害治理项目的施工,完成浦江县中余锁具集聚区南东侧地块边坡防护治理工程、浦阳街道善庆村佑岩禅寺南侧边坡崩塌治理工程,做好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建设、项目对接等相关管理工作。
2.突出客运网络建设,加快推进综合交通枢纽项目开工,助力“文旅富县”。一是以主城区为中心,不断延伸至各景点的旅游线路,在公交线网优化、公交场站建设、公交配套设施服务提升及构建多元化公共交通体系方面,充分发挥公共交通对全域旅游的发展促进和带动作用;二是以高铁站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为契机,形成汽运中心、高铁浦江站为纽带的公交网络,优化城市城乡公交布局,进一步方便群众出行;三是继续推动浦江农村客运数智服务与监管场景应用,推进公交数字驾驶舱升级,完善农村客运班线时刻表、到站时间等信息实时查询,助力文旅富县。
3.突出土地整治和矿产资源开发,加快推进镇企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加强与相关乡镇街道的协调沟通,采用边治理边供地边建设模式,共同推进交通产业园建设,通过建筑资源的有效循环利用,减少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提升利润空间。一是利用好土地整治平台,补齐耕地占补平衡短板,同时充分利用融资主体作用,助推项目拓展;做好杭坪镇全域土地整治与生态修复项目等方案的调查摸底和立项审批准备工作;二是由集团控股,与仙华街道合股建设方宅加油站,力争年内建成投入使用;三是浦南街道丽水村矿地综合开发利用项目、檀溪镇车方岭脚矿地综合开发利用项目等前期工程,按照目标任务,倒排工作计划,主动对接相关部门寻找工作突破点,力争项目落实落地;四是重新定位城市、城乡及高铁小镇综合枢纽站,推动高铁小镇功能型、综合型全方位发展,助推乡镇多样化发展。
4.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开工,助力“融义接杭”。一是积极配合相关单位和建设业主,加速推进合温高速礼张涉铁先行段前期工作;二是深度谋划G235浦江郑家坞段公路工程;三是加快建设G351浦江联盟至兰溪界段公路工程;四是加快推进浦江县高铁站场综合交通枢纽工程;五是做好杭温高铁服务保障工作。
5.突出打造样板工程,加快推进新兴产业,助力“品质名城”。引进国内著名房企,通过与绿城地产、红星美凯龙等知名企业,借鉴其成熟的经营模式、开发理念、设计方案、销售经验,提升我县房开项目品质。
6.突出党建引领和制度保障,加快推进清廉国企建设,助力集团发展行稳致远。一是进一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集团各项工作全过程;坚持党对国有企业领导,深化国企改革,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二进一步做好党风廉政和清廉国企建设,开展廉政谈话、落实“三重一大”风险防控、强化工作作风督查,推进清廉国企建设,确保企业行稳致远;三是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管理水平,夯实发展基础,实现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做好安全生产、疫情防控、除险保安等工作,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