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30726JS110000/2023-48932 | 文件编号: | 发布机构: | 浦江县人民医院党政办 | |
生成日期: | 2023-02-21 | 主题分类: | 组配分类: | ||
公开形式: | 网站 文件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实干突围谋发展 接续奋斗谱新篇
扎实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浦江县人民医院医共体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在县委、县政府和县卫健局的正确领导下,县人民医院医共体担当奉献听指挥,实干突围谋发展,大家心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携手同行,并肩作战,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勇敢而坚定地逆流而上,义无反顾的投身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两大战场”。
2022年,医院顺利通过省第四周期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复评,全县十大民生工程之一高血压达标中心通过国家级现场考核,感染性疾病科和心血管内科顺利通过市级重点学科验收,“五大中心”县域急诊体系日趋完善,公立医院各项指标控制一路向好,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星光不负赶路人,医院用一项项亮眼的成绩展现了不断增强的医疗实力和愈发强劲的澎湃活力,跑出了现代化医院与时俱进的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一、2022年主要工作回顾
(一)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1.业务指标:完成门急诊95.93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0.98 万人次,增长1.16 %;出院3.58万人次,同期增加624人次,增长1.81 %。平均住院日7.60天,同比下降2.61%。完成手术7995例,同比增加2.49%;其中三四类手术1989例,同比增长9.05%。
2.七项指标:药比全年27.54%,同比下降5个百分点;住院均次费用7531元,在规定指标范围内;门诊均次费用267.52元,比去年略有下降。百元卫生材料消耗从21.94元下降至21.52元,老百姓看病就医更实惠;医疗业务收入5.056亿元,与去年基本持平。
3.CMI指数0.8860 ,较去年增长3.86%, DRG总量31086,较去年增加5.75%,RW≥2疑难病例1413例,较去年增长14.69%, 全院时间指数0.90,较去年下降1.55%,费用指数0.89,较去年下降1.32%。
(二)坚持抗疫护民,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2022年,我院上下同欲,负重前行,圆满完成抗击新冠疫情的各项工作任务。这一年,全力做好应急保障工作。听从省卫健委统一调度,多次连夜组建核酸检测突击队,先后驰援嘉兴、上海、金华、永康、兰溪、义乌等地,赴新疆、贵州、上虞、金华中心医院、杭州滨江等地支援PCR实验室检测工作,累计共派出4395人次,共完成核酸采样150余万人次;先后派出1600余人次承担塔山、贝特、恒昌、科创园、檀宫及开元曼居等10余个隔离点和黄宅、郑家坞高速卡口医疗保障任务。这一年,全面助力县域核酸检测工作。自我县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以来,医院抽调采样人员1万余人次,累计完成核酸检测450余万人次。火速完成PCR实验扩增工程,日检测能力达1.35万管,承担县内6万管核酸检测基地运行管理,以实际行动保障全县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这一年,全力保障医疗救治工作。在疫情防控措施调整的新阶段,医院第一时间由“防感染”向“保健康、防重症、遏死亡”转变,积极参与定点医院及亚定点医院筹建,快速完成发热门诊、急诊及ICU扩容建设,短时间内完成重症医疗救治团队的组建和人员培训,统筹调配全院资源,完善分级分类诊疗机制,打破内外科分类收治,全力确保新冠病毒感染者医疗救治工作。共救治住院患者1390人,其中肺部影像学改变的占81%,血氧饱和度93以下的占62%,治愈率达98%。
(三)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2022年,医院坚持党建引领,着力强根铸魂,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夯实党建工作基础,以党建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凝聚起医院发展新活力。一是把好政治方向。医院党委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强化责任担当,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围绕医院党建品牌,凝聚全院干部职工的共同意志,在党建促进业务发展上出亮点出特色出成效。门诊党支部“零排队 爱优先”党建品牌通过三年创建成效显著,服务内涵不断丰富,服务影响力逐步扩大。二是强化思想引领。医院党委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压紧压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党员干部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深刻把握总书记系列讲话的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在学深悟透中提高认识,为全力推进医院持续健康发展,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注入强大思想动力。三是夯实党建基石。为全面提升基层党建活力,医院组织开展首届党务知识培训、“喜迎二十大,奋进新时代”党务知识竞赛及庆祝建党101周年等活动,不断夯实基础党建。全年按期转正正式党员13名,吸收预备党员5名,培养积极分子3名,发展党员高知群体达到20%。
(四)坚持精细化管理,提升医院综合服务能力。2022年,医院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围绕等级医院复评、公立医院改革、“五大中心”建设等中心工作,抢抓机遇,攻坚克难,不断开创医疗服务新局面。一是医疗服务水平提升。2022年,医院集全院之智,举全院之力,顺利通过省第四周期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复评。并根据评审专家组提出的整改清单,以问题为导向,狠抓落实与整改,以评促建,持续改进,全面提升规范化诊疗水平。同时,为满足群众精准化就医需求,借力浙大一院的优质资源,推行精准诊疗服务,开设多学科综合门诊、血管介入专科门诊及风湿免疫科等多个专科专病门诊,着力提升专业诊疗服务能力和水平。二是专科诊疗能力提升。2022年,医院高血压达标中心(智享版)顺利通过国家总部现场考核,深入推进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五大中心”建设,胸痛中心全年救治各类胸痛患者370例,卒中中心全年救治脑中风患者1095例,急诊成功抢救创伤患者4012例,抢救成功率98%。特别是卒中中心开展了DSA下急诊脑血管取栓术,不仅填补县域空白,更是打通了脑卒中救治体系建设的“最后一公里”。三是临床科研水平提升。2022年,我们在科研上锐意进取,发表论文22篇,其中SCI论文2篇,各级科研课题立项39项,共验收各级科研课题17项,主办国家级继教项目1项,省、市级继教项目18项。经过3年的努力,感染性疾病科和心血管内科顺利通过市级重点学科验收。四是内引外联实力提升。2022年,医院继续深入对接省级优质医疗资源,以提高学科的区域发展为目标,为县域医疗服务注入新的内涵和动力。一方面引导浙大一院优质资源下沉,实现人才资源共享,不断引进新技术新项目,如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B超引导下胆囊造瘘、经桡动脉行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化疗栓塞术、支气管镜下内膜结核药物治疗术等等。另一方面与省、市内知名专家建立长期坐诊、查房指导等帮扶关系,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为群众带来优质、高效就医实惠。
(五)坚持“一盘棋”“一条心”,推进医共体建设。2022年,医院充分发挥医共体牵头单位的枢纽作用,本着“强基固本、提升基层,上下联动、系统共赢,融会贯通、一体发展”原则,县域医共体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2022年,共下派专家220余人次,上转患者1897人,同比增幅20.13%,下转患者952人,同比增幅26.59%。一是强化医共体内同质化管理。从院区实际情况出发,以解决问题为突破口,从医疗质量、护理、院感等方面着手制定医共体同质化管理清单,并将清单落实情况纳入院区综合目标绩效考核,提高院区管理措施落实落地。二是全面推行5S管理模式。为了提升院区管理能力和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改善患者就医体验,2022年,总院尝试把"5S"管理植入院区的业务现场管理中,通过实施"5S"建立整洁有序的环境,合理放置各类物品、全方位可视化、有效使用各种资源,从而保证医院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并以此为抓手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做到持续化、常态化管理。三是完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根据院区运行实际,修订《2022年度浦江县人民医院医共体院区综合目标管理办法》、《2022年浦江县人民医院医共体院区综合目标管理考核评分细则》、《2022年浦江县人民医院医共体院区基本医疗考核评分细则》,组织开展好每季度考核,充分发挥绩效评价的杠杆作用,盘活基层医疗体系。
(六)坚持数字化改革,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经过这几年的数字化医疗实践,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全方位提升,不断破解百姓看病难、看病烦,让老百姓收获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实现“一网通办”。为深入推进医疗保障领域数字化改革,我院切换上线省“智慧医保”系统,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医保业务跨系统、跨层级、跨部门的“一网通办”。二是门诊启用“二次叫号”系统。为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解决原排队叫号系统存在的洗礼问题,医院在门诊9个候诊区域上线“二次叫号系统”,有效解决患者分时段就诊和复诊排队等无序问题。三是深入推广智慧就医、诊间结算工作。2022年医院出台《电子医保凭证结算奖惩细则》,运用行政手段推进此项工作的开展,真正实现患者少跑、不跑,节省就医时间,方便患者就医。四是进一步完善检查数据共享。在完成上线检验检查互认二期的同时,将心电运动平板、动态血压及运动平板、动态心电、动态血压、电子食道调博等检查结果接入全院PACS系统,进一步完善检查数据共享,方便医生调阅从而提高诊疗精准性。
(七)坚持加快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发展“硬实力”。2022年,我们以强有力举措高效高质推进改扩建工程建设,不断优化医院功能布局。作为省重点工程项目,19层医院综合楼于3月29日顺利结顶,正式进入装修阶段。公卫临床中心于2022年5月25日正式启用,为提升县域疫情防控救治能力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医疗综合楼工程还先后被评为“金华市绿色文明施工工地”、“金华市标化文明工地”、“金华市优质结构工地”等荣誉称号。医院共投入210万信息化建设,实现临床路径全院铺开运行、数字人民币结算全覆盖,完成物资与设备供应链信息系统上线,完成市HIS贯通改造工作,逐步解决信息孤岛、信息烟囱等问题。
(八) 坚持推进医院文化建设,患者员工满意度双提升。一年来,医院坚持“患者满意 员工幸福 以实干担当引领新发展”的核心价值观,人文精神逐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医院通过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不断改善患者就医环境,通过招引星巴克咖啡、24小时便利店及蛋糕烘焙等软硬件实力的建设改善,提升患者就医体验,通过开展全院趣味运动会、护士节及医师节等系列活动关爱员工,稳步改善提升员工福利,通过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一以贯之聚焦品牌建设,营造和谐医患关系,最终实现了患者满意度和员工满意度的双提升。同时,做好宣传工作,打造以微信公众号、视频号为主要宣传渠道的自媒体宣传矩阵,极大提升了医院影响力。加强各级媒体沟通,引导社会舆论,打造县域龙头医院正面形象。
二、2023年工作思路
2022年11月17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推进高水平县级医院建设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22]67号),文件要求强化县域医共体引领带动作用,深入实施高水平县级医院建设专项行动,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有序扩容和均衡布局,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稳居全国前列,基层就诊率达到65%以上,县域就诊率达到90%以上,每个县至少有1家医院主要医疗技术和服务能力达到三级医院水平。为此,我们将紧紧围绕高水平县级医院建设为首要任务,抓好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聚焦重大项目建设,实施硬件设施提升改造行动。
一是加快推进省重点工程项目。19层医疗综合楼幕墙已完成88%,装修完成80%,机电安装完成80%,当前已经全面复工复产,我们将进一步推进医院改扩建工程建设,确保今年5月底竣工。二是加快推进地下车库及周边配套设施建设。经积极协调,医院西广场及地上配套设施建设投资4500万元,由城投集团出资并负责主体建设,同步启动医疗综合楼周边配套环境设施及外科楼、医技楼、门诊楼改造工程,进一步优化医院功能布局、扩大医疗资源总量,将医院规模档次整体扩容升级,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三是加快推进医共体院区建设。启动郑家坞镇卫生院迁建工程,用地12亩,总建筑面积6590平方米,设计床位65张,力争3月底动工,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
(二)聚焦等级医院创建,实施医疗技术能力攀登行动。
一是提升医疗技术服务水平。按照强核心专科、抓重点专病、补薄弱专科原则,以省级县域龙头学科和市级重点学科建设为中心,推进泌尿外科、神经内科、儿童医学、肿瘤胸外等专科建设,推广内镜介入等微创手术和多学科诊疗等模式,力争全年出院患者手术占比、微创手术占比、三四级手术占比分别比去年增加8%、5%、3%以上。二是建强急危重症医疗救治中心。整合县域医疗资源,畅通急危重症紧急救治通道,提升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等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建设水平,加快形成县域内分工明确、区域协同、分级救治的五大中心救治机制。三是推进传染病诊治能力建设。按照省政府民生实事工作要求,扩容新建重症救治病房床位20张。提升疫情期间病区转换能力,完善事先介入机制,加强相关物资储备,强化呼吸、感染、重症医学等专科建设,健全传染病常规筛查、实验室及影像检查、患者留观和住院治疗等功能,确保新冠等传染病第一时间得到及时救治。
(三)聚焦人才队伍培育,实施人才学科强基提质行动。
一是强化人才高质量培养培训。坚持“培养、院外引进、注重实效”的实施策略,依托浙大一院医疗资源,以能力建设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在持续推进“输血+造血”多元化人才培养的同时,不断拓展人才队伍建设新思路,推进卫生高级职称自主评聘工作、百万人才奖励基金制度、高考学子免费圆满计划等工作,努力突破现有人才“不够优”和优秀人才“接不上”的瓶颈,为医院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二是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在强化1个省级县域龙头学科、2个市级重点学科的基础上,下一阶段在新筹建2个市级重点学科和3个县级重点学科。三是优化人才招引政策。充分实施好县政府出台的人才招引培育政策,建立健全人才薪酬、奖补和激励机制,通过人才引进、公开招考等形式,拓宽引才渠道。今年,完成总院42人和浦资康复医院10人的引进工作。
(四)聚焦医疗体制改革,实施医共体管理科学高效行动。
一是提升医院运营管理能力。围绕人、财、物、技等核心资源,抓住关键环节和流程管控,全面推行增收节支管理。综合运用医院评审评价、医疗质量绩效分析、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等方式,推进业务指标、七大指标和评价指标的控制工作,优化住院DRG和门诊APG智能绩效系统,将指标要求体现在日常工作、监督管理、评价考核中的方方面面,以实际行动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二是强化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充分利用各质量控制中心,建立纵向覆盖各医共体院区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针对医院体系建设不完善,进一步健全院、科两级责任管理体系,医共体实行医疗质量安全同质化监管。针对制度化诊疗不规范,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工具的培训与使用,规范PDCA效果评价。针对科室协作不健全,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个部门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开展工作的闭环管理。针对应急救治能力不足,进一步重建全院合力的抢救系统,提升全院的应急处置能力。三是增强医共体辐射带动作用。以高水平县级医院为龙头,深化县域医共体“一家人、一本帐、一盘棋”改革,加强提升成员单位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今年,要确保基本公共卫生市级考核移位争先。省市县政府的全县指标任务为:新改扩建村卫生室6家;新增婴幼儿托位140个;老年人免费流感疫苗接种9858人;高危人群大肠癌筛查14940人;适龄男性前列腺癌筛查1万以上;以及免费白内障手术、口腔健康、适龄儿童窝沟封闭、两癌筛查等工作,医共体将完成一半以上的工作任务。
(五)持续加强党的建设,全力推进清廉医院建设。学深学透党的二十大报告,结合医院实际,以清廉医院建设为抓手,高压态势实施行风提振工程,建立定期巡查制度,完善行风监督员监督机制,规范三级网格管理模式,对干部职工工作效能、服务态度进行多维度监管,严厉整治慵、懒、散、推等不良行为。
(六)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勾画智慧医院发展蓝图。充分发挥浙大一院互联网医院浦江分院的优势,持续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提供线上诊疗服务;深化“互联网+”公共卫生服务,提供线上健康咨询;加快完善医院运营管理平台和诊疗信息数据库,积极拓展智慧管理创新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医疗服务和医院管理深度融合;推进医疗健康数字监管,整合贯通医疗、医保、医药等相关信息系统,实现事前提醒、事中监督、事后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