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务公开 >信息公开目录 >部门信息公开 >发改局 >部门动态
索引号: 330726ZF020000/2022-45870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 县发改局
生成日期: 2022-09-30 主题分类: 组配分类: 部门动态
公开形式: 网站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喜迎二十大 奋进共富路 | 浦阳街道共富之路越走越宽
发布日期:2022-09-30 11:09 浏览次数:

谋划农业产业体系 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浦阳街道共富之路越走越宽

     前年下半年,浦阳街道兆丰村与经济发展公司、红糖厂三方合作,在村内合办古法红糖加工基地。去年有几个村跟该企业合作,通过种植甘蔗来得到回报。浦阳街道的这个乡村振兴项目以点带面,已经构建农旅文化产业经济带,实现共同致富。兆丰红糖厂是浦阳街道九个行政村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发展集体经济的一个缩影。

坚持项目带动 盘活闲置资源

      浦阳街道注重发展高效农业,助力共同富裕。坚持项目示范带动。据了解,兆丰村引进年产200余万元的红糖厂项目,带动周边3个村庄农户种植甘蔗。培育优秀农产品经纪人,其中杨春肖一年带动销售农产品500万元。组建村级集体经济有限公司,投资700万元建成浦江特色产品展示中心,开展浦江本地和周边县市特色产品线上线下销售。利用闲置工业用地,多村联合建设“浦江味道”美食广场,打造城乡融合生态宜居的新农村综合体典范。

提供人才保障  助推乡村振兴

     浦阳街道实施人才引育并重策略为共同富裕提供人才保障。培育“领头雁”,在换届中,着重选拔素质高、干劲足、能力强的人选,甚至主动出击,动员优秀乡贤成功当选“一肩挑”人选,一批大学毕业生充实到村两委干部队伍,成为乡村发展的人才。在农业种养、新型经营主体从业者中优先培育一批“土专家”,打造生力军,金士贵、石新法、潘伟正等成为农业能手。留住“还巢凤”,扎实开展人才回归,以绿水青山唤起美丽乡愁,以周全服务吸引能人回乡。“新乡贤”黄卫征回浦创立凯鼎农副产品配送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000万元,基地面积5600余亩,集种植、仓储、配送于一体,带动农民直接就业,同时指导附近农户种植无公害蔬菜,统购统销,给周边农民带来实惠。浦阳361名“新乡贤”,已成为家乡建设的“智囊团”、群众利益的“公道杯”、村政事务的“宣传员”、公益事业的“助推器”。

加强乡风建设 推进文化振兴

      浦阳街道通过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推进文化振兴,用文化的力量助推共同富裕。以“家”文化建设为引领,制定家规家训,修订村规民约,实现了家风正、民风纯、政风清。通过党建网格化管理,保护文化遗产。完成4幢84.5间古建修复,建设“剪纸陈列室”等非遗展馆,激活乡愁基因,坚定文化自信。

浦阳街道不断提升文化阵地建设,9个行政村实现文化礼堂全覆盖,其中2家为省五星级文化礼堂,常态化活动集聚人气,每年组织篮球比赛、排舞大赛、文艺晚会、村晚等几百场文化活动。做好正面宣传,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充分挖掘好人好事典型事例,讲好浦阳故事,展示浦阳形象。充分发挥党员干部、乡贤乡绅、“绿领”等人才队伍作用,让党建文化成为乡村主流文化,引领整个乡风民风向上向好。深化“红色台门里”活动,开展“移风易俗”和美德美育活动,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

坚持绿色发展  推进生态振兴

      浦阳街道厚植绿色发展理念,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推进共同富裕。通过推进美丽建设,“一村一品”“美丽庭院”“美丽田园”等,浦阳街道9个村全部获得“十佳美丽村”称号,同乐村樱花大道、翠湖、金狮湖成为乡村休闲“金名片”。2017年,白林村906户2117人在十天十夜内全部完成签约,建成白麟景苑,去年11月开始分房,划入西站社区,如今白林村居民生活在环境舒适的小区内。浦阳街道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推进“全域旅游”,完成“厕所革命”,建好生态停车场,积极发展农家乐、采摘游。如今,浦阳乡村已成为城区市民休闲的后花园。

截至目前,浦阳街道已有7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在50万元以上,其中3个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超50万元,预计到年底浦阳街道将有50%的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超50万元。

浦阳街道始终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着眼推进产业链、价值链建设,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产业项目支撑,让“十社九村”真正走向共同富裕。




信息来源: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