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启动“上山文化”遗址群申遗的建议
信息来源: 政协浦江县委员会
发布时间: 2022-07-08 10:43
浏览次数:
字号:[ ]

2020年11月,上山遗址发现2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浙江省浦江县举行。会议认为,自浦江上山遗址发现20周年以来,考古工作成果显著,发现了19处上山文化遗址。这些遗址分布于钱塘江上游和灵江流域的河谷盆地,它们共同构成了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农业定居聚落。最新发现的义乌桥头遗址和仙居下汤遗址发现环壕、中心台地等的聚落特征,反映了农业社会结构的初步发展状态。这种定居特征在上山文化初期已经出现,浦江上山遗址被严文明先生称之为“远古中华第一村”,标志着一个历史阶段的开端。上山文化是中国农耕村落文化的源头。

“上山文化”作为“万年中国”文化标识,我们要以实际行动擦亮这张独具辨识度的金名片,意义重大。

一、“上山文化”独特的价值内涵

上山遗址,发现于2000年,2006年“上山文化”成功命名,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11月22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专门作出“要加强对‘上山文化’的研究和宣传”的重要批示。2020年12月1日,《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文章指出,要充分认识我国考古工作的重大成就和重要意义。我国考古发现,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上山文化”为实证上万年的人类史前文明史提供了有力支撑,彰显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自信,是展示中华文明灿烂成就的瑰宝。

“上山文化”的命名标志着浙江的历史从河姆渡的距今7000年提前到10000年前,浙江由此成为万年浙江。至今为止,相继在金华、衢州、绍兴、台州等4个市10个县市区(浦江、嵊州、龙游、婺城、武义、永康、义乌、东阳、仙居、临海)先后发现“上山文化”遗址19处。上山文化遗址群是迄今中国境内乃至东亚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分布最为集中的早期新石器文化聚落群。上山文化发现了最早的环壕;上山文化遗址是世界稻作农业的起源地。上山文化遗址是迄今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农业定居聚落。上山文化遗址出土的彩陶是世界上最早的彩陶。

稻作起源研究是上山文化的核心内容,上山遗址发现了包括水稻收割、加工和食用的较为完整的证据链,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稻作农业遗存。新的研究表明,在上山文化的分布区域,从大约30000年前开始,就存在野生稻分布,这为稻作起源研究中增添了关键性的一环。一万年的上山古代先民在采集狩猎活动具备了对遗址周边自然生长的野生稻资源的利用的条件。以浦江上山遗址为命名地的上山文化是世界稻作文化的起源地,是以南方稻作文明和北方粟作文明为基础的中华文明形成过程的重要起点。上山文化万年水稻起源、发展的证据,是对世界农业起源认识的一次重要修订。研究表明,上山文化中晚期水稻的驯化水平已经相当高,再次以丰富的实物资料,彰显了上山文化在稻作农业起源中的重要地位。农业社会、农业文化的开始,是划时代的大事。陶器的发达,是上山文化作为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的重要特征。上山文化彩陶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彩陶,是中国彩陶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彩陶中的太阳纹等图案证明了上山文化精神活动和艺术活动的复杂形态。以稻作文化为基础的上山文化是同时期最复杂、最高级的考古学文化。

二、存在的困难

目前,世界上一半的人口以稻米作为主要食物,万年前的这粒米一直在传承,一直在滋养着我们,是我们的生存之本。 但“上山文化”研究宣传工作相比一些省市的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相对滞后。比如湖南城头山遗址,由湖南省主要领导牵头成立遗址保护利用工程领导小组,设置处级规格的遗址管理处,目前已成功入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上山文化”保护和利用工作未提高到应有的高度,目前存在的困难:

1.推动“大上山”的力度不足。“上山文化”涉及4市10县19个上山遗址点,浙江浦江仅是命名地,要想成功申遗与研究宣传,迫切需要国家层面来推动各遗址点研究、保护与宣传,特别是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牵头工作;帮助对接国家文物局,争取得到国家层面支持做好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申报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申报工作。

2.专业队伍力量不够。“上山文化”在业界特别是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有待进一步提高,浙江新石器研究的考古力量不足,研究“上山文化”的人员偏少,导致在国内外权威刊物上推出的学术研究成果论文等偏少。

3.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不够。上山“一大四早”的民众知晓度不高,省域范围内的受众程度还不普及,更谈不上全国甚至全球的名气。需要进一步讲好“上山文化”故事,扩大实证中国“一万年的文化史”的公信力。

在这样的形势下,要紧紧围绕“上山文化”申遗目标和申遗条件,把加快推进“上山文化”的考古与研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和宣传工作重要工作来抓,努力把上山文化做成“浙江的上山”“中国的上山”乃至“人类的上山”,奋力答好实证万年中国的答卷。

三、推动上山文化遗址及申遗工程的建议

(一)纳入“考古中国”计划,建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由国家文物局牵头将“上山文化”纳入“考古中国”计划,指导帮助浙江把上山遗址打造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二)举办好15周年进京展。为进一步提高上山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国博进京展的基础上,在北京能同步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批示15周年座谈会,恳请国家层面支持相关审批工作。同时,恳请国家层面组织高层次上山文化国际研讨会,协调邀请国内外权威专家参与上山文化的研究,在权威刊物上推出一批学术研究成果论文,进一步在业界形成话语权。

(三)做好“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申报。由农业农村部帮助浙江做好正在开展的第六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申报,为下一步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打好基础。

(四)推动“上山文化”进教材。为进一步宣传上山文化,特别是让全国一代代青少年了解上山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爱惜粮食,由教育部牵头,争取在下一轮部编中学语文课文调整之际,能将《寻访万年稻源》一文编入中学语文教材(作者系著名作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赵丽宏先生)。将上山文化考古成果编入中小学科学教材。

(五)进一步扩大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由中宣部统筹帮助浦江进一步讲好“上山文化”故事,扩大实证中国“一万年的文化史”的公信力。

(六)尽快推动“申遗”工作。中国已有5000年的良渚文明史,又有良好的“上山文化”万年文明基础,希望以“申遗”为主线,把“上山文化”打造成继良渚之后的实证万年中国的文化标识。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