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浦江资讯 >浦江要闻
传统手工扫帚成就村民致富产业
发布日期:2022-05-20 10:57 浏览次数:

本报消息(通讯员 花娇)“这是你们定的扫帚,请查收一下。”日前,花桥乡长畈村党支部书记陈建鑫将长畈村扫帚厂制作的3000把竹扫帚准时送到浦江县加百列公司指定的地点。

今年以来,在花桥乡党委、政府的建议和支持下,长畈村通过整合村内的扫帚资源成立制帚厂,统一购置原料,提供技术,制作手工扫帚,并对成品扫帚统一收购、销售。“我做多少村里收多少,价格也稳定。”制作售卖扫帚20余年的长畈村村民陈仙华说。

2020年底,陈建鑫一上任,便带着班子成员摸村情、问民意,寻求集体经济增收、村民共富的建议。在调研中发现,长畈村有着近百年扎扫帚的历史,村内很多农民一直坚守着手工扎扫帚的老手艺,但大多只是在自己家里制作,产量少,市场小,销路和价格都不稳定。

如何让传统手工扫帚从小打小闹的“补贴家用”变成农民家门口增收共富的产业?村党支部认为,必须创办一家扫帚加工厂,以扩大扫帚生产规模,规范扫帚生产标准,开拓扫帚销售市场。

今年4月初,长畈村制帚厂正式揭牌生产。在制帚厂,村民徐根旺、徐云霞夫妻俩正在熟练地制作扫帚。一条板凳、一把镰刀、一把锯子、一捆毛竹枝、一根竹竿、一条塑钢带就是传统手工扎扫帚的全部家当。只见一人拿起毛竹枝修理成一束束扫帚苗,另一人用竹竿和塑钢带将扫帚苗紧紧捆绑固定,一把漂亮结实的大扫帚就成型了。徐云霞说:“我们做的扫帚特别结实耐用,一天至少能做七八十把。”

“现在订单有了,就是产量跟不上。”陈建鑫说。随着订单增多,光长畈村生产的扫帚并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下一步,长畈村将在把好质量关的同时,到周边村采购原材料和成品扫帚,辐射带动周边村一起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对于扫帚产业的未来,长畈村两委信心满满。在提升产量的同时,他们还要再拓展销售渠道,采取线上、线下统销模式,积极主动对接有需要的地方,将销售范围再扩大到周边城市,推动共同富裕。

(编辑:花娇)
信息来源:今日浦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