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浦江资讯 >浦江要闻
“诗画浦江”孕育城市文化IP
发布日期:2022-04-15 10:57 浏览次数:

本报消息(通讯员  方令航)近日,“万年上山,诗画浦江”宣传广告在杭州6、7号地铁亮相。旅客一走进地铁,映入眼帘的便是浦江美景。据悉,这两条线覆盖了很多亚运会赛事场馆,直接连接亚运主场馆(奥体中心站)和亚运村(亚运村站),是亚运会的交通主干线路。

讲好“诗画浦江”故事,是我县“十四五”时期提出走好“文旅富县”等五条道路的必由之路,凸显文旅融合发展对于共同富裕的撬动作用,依托浦江“万年上山、千年孝义、百年书画”文化金名片,把文旅优势打造成发展胜势。

顺应新媒体传播和新文旅发展大势,“诗画浦江”公众号将新媒体与新文旅有机结合、协助借力,通过《早安 浦江》栏目的诗、诵、图作品,探索地方文旅传播的新路径。

近日“早安浦江”公众号推送了《解放军报》文化和旅游部主任、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刘笑伟的诗作《在通济湖畔,写一首春天的诗》,引发浦江网友的热议。有网友留言:“那是一湾神奇的绿水,伴四季变幻多彩山色,蕴含丰安百姓治水的伟绩,成为浦江儿女走向共富的样板。”同一天,《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刊登了“诗画浦江”的融媒体实践经验。

据介绍,在文旅专班的统一指挥下,去年年底相关部门策划在“诗画浦江”公众号推出《早安 浦江》栏目,从组合传播角度出发,巧妙组合诗歌、朗诵、摄影三大文艺方式,在诗歌里风雅,在声音里唯美,在光影中传情,把一道道精美的文化大餐精准传播,吸引了省内外很多同行来取经学习。

《早安 浦江》栏目通过用心选题、精心编排,打造了不少“爆款”。如《登仙姑山志感》一文,配上朗诵音频,在新华网客户端24小时的阅读量就突破20万次。“诗画浦江”在虎年春节发布了《我相信,迎春门》,以诗歌、朗诵加上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邓凯的评析《迎接春天,从相信一扇门开始》,24小时阅读量突破4万次,相当于平均每10个浦江人就有1个人阅读这篇图文,成就新年第一个流量高峰,为打造城市文化IP,提升地方文旅知名度作出积极探索。

发展高质量的文旅富民产业,需要用文化创意对接城市文脉资源,将文创元素和手段注入旅游产品,培育城市文化IP。针对新媒体传播特点,我县用文艺多元方式弘扬地方文化的优势,在讲好地方故事方面加强内容生产,提升叙事的贴近性,用普通人视角表达最真实的城市生活。同时,利用融媒体等丰富的呈现方式吸引更多人参与浦江故事的演绎和传播,书写更多“诗画浦江”的动人篇章。

(编辑:方令航)
信息来源:今日浦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