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浦江资讯 >浦江要闻
好山好水酿就“江南茅台”
发布日期:2022-12-09 20:27 浏览次数:

记者 吴盛熠东 傅智诚

在白马镇最北部毗邻诸暨处,这里山高林茂谷深,环境静谧清幽,有着“江南酒乡”之称的虬树坪村就深藏其中。村子以酒闻名,以酒富民,村民们靠着传承下来的酿酒工艺,酿出了一条不一样的致富路。

冬日的虬树坪村,空气中飘来阵阵酒香。这阵子恰是酿酒的季节,三三两两的村民在灶头忙着烧酒,一派热闹景象。

虬树坪村多山地,祖祖辈辈多以种高粱为生。五百年来,勤劳智慧的虬树坪村民充分利用山高水好的环境优势,种出了品质优良、口感香软糯糍、特别适合酿酒的高粱。大家把吃不完的剩余高粱用来酿酒,并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酿酒工艺,世代流传。这种高粱酒清香醇厚,口感不错又不上头,被誉为浦江的“茅台酒”,口碑传播甚广,在市场上也很畅销。

村民傅明能是村子里酿酒的一把好手,他用来酿酒的水可不一般。

傅明能酿酒用的水,源自村中心的一口水井,这里的井水是纯天然的山泉水,终年流水不断,喝上一口甘洌清醇,用来酿酒最合适不过。除了这两样,还有酒曲的配方也非常关键,傅明能介绍,虬树坪的酒曲由40多种中药配制而成,这也是虬树坪高粱酒的精髓。

好山好水出好酒,那好酒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傅明能介绍,光材料好还不行,虬树坪村酿酒工艺传统而富有特色,要把酒酿得好,需要经过多道程序,光是高粱的处理就非常复杂,煮好的高粱加上酒曲之后,要放在铺着稻草和塑料布的木板上,盖上几层厚棉被捂上三天三夜,再放到缸里发酵,等到一天一夜后加井水封存好,不要让酒出气,再等两个月后才可以烧制。

在傅明能的家中,记者见到了一缸缸封好的高粱,整齐地堆放在房间一侧,这些都是傅明能下半年备好的材料。傅明能介绍,这些土高粱共五千公斤,准备这些土高粱花了他一个多月时间,再把土高粱放置两个月,防止出气,才能准备烧制。虽说有五千公斤,但烧制却只需几天时间。

蒸汽灶是傅明能近两年购置的新酿酒设备,学名叫蒸酒机,采用燃气灶加热形式蒸馏粮食酒,出酒快,酒质佳,而且具有“小、轻、方便”的特点,相比较以前用蒸桶酿制高粱酒,不仅省时省力省人工,而且效率更高。只要将高粱倒入蒸锅,封上盖子,连接好蒸汽管,等上一会,酿好的高粱酒就会自动流入铁桶,十分方便。经过冷水冷却,高粱酒的温度可以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大大降低了危险性。

有了先进设备的效率加持,再加上酿酒的每个环节,傅明能和其他村民始终坚守着严格的工艺操作要求,酒的品质一直饱受好评。而也正是这一份坚持,才让村子声名鹊起,随着虬树坪的名气越来越大,本就有一定口碑基础的“浦江茅台”市场需求量迅速增长,价格也卖得越来越好。即使在疫情的影响下,包括傅明能在内的不少村民一年也能用掉一万公斤高粱,可以产出五千公斤左右的酒,收益相当不错。

傅明能介绍,他一年能制作两千公斤高粱酒,上半年4、5月份做一半,下半年9、10、11月份再做一半。高粱酒价格每公斤60元;此外,存储时间越长的酒价格就越高。存储5年的酒每公斤为100~120元,10年的存酒则要200多元一公斤。靠着高粱酒,傅明能的年收入基本能达到五六万元。

据傅明能介绍,十几年来,累积了不少回头客,一年到头都能接到单子,从十几公斤到几百公斤不等,而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江南酒乡”焕然一新,新游客的到来也为高粱酒带来了新的市场。江南有酒,其香绵长。如今,虬树坪村的高粱酒产业越做越大,村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幸福。

(编辑:吴盛熠东 傅智诚)
信息来源:今日浦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