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手机版首页 >>浦江资讯 >>浦江要闻
传播郑氏家风文化 做强廉洁文化品牌

发布日期:2022-12-30

通讯员 金霞 周伟灵

郑宅镇的“江南第一家”——郑义门,是具有廉俭孝义家风的古代家族文化典范。

郑义门合族同居十五世,历经宋元明三个王朝,美名绵延900余年,由明太祖朱元璋亲赐“江南第一家”之称,其繁盛密码正是168条家规的《郑氏规范》。

在时代变幻中,廉俭孝义家风精神是如何借鉴传承的?郑氏治家之道与当下社会基层治理是怎样衔接的?郑氏家风文化又是如何教育传播,做强廉洁文化品牌影响力?

为承袭《郑氏规范》的家规家训文化,近年来,我县在15个乡镇(街道)244个村(社)推行“5+1”家风指数考评,围绕遵规守纪、邻里和睦、环境整洁、家庭和谐、诚信致富五方面和奖惩情况,对农户家风进行量化考评,考评结果以“红黄榜”公布。分数高的农户在审批宅基地、困难补助、入党政审及评优评先等方面享有优先权,被评为“好家风”农户还可获得最高60万元额度的信用贷款。

“家风指数”评比制度,将看不见摸不着的家风进行“量化”,从农户评选拓展到党员、商户评选,从“好先锋信用贷”到“好商风信用贷”,以家风文化启智润心,激发内在自律,引领民风社风向上向善。截至目前,全县评出“好家风”农户3.8万余户,占全县家庭总数的27.5%,累计发放“好家风信用贷”22.75亿元。

“立《劝惩簿》,令监视掌之,月书功过,以为善善恶恶之戒。”《郑氏规范》第28条写道,设立《劝惩簿》一本,由监视掌握,每月记录家众功与过,作为警示。

如何将《劝惩簿》中的家族监督融入新时代基层监督,郑宅镇推出“一簿两表”。“一簿”是《劝惩簿》,记录监督工作的内容;“两表”即《监督日记清单表》,根据《浦江县村级小微权力清单》记载村级财务收支、工程招投标、“三资”管理、农村建房等内容;如发现问题,村级监察工作联络站通过《问题反馈表》及时向村两委或镇纪委监察办反馈问题,抓早抓小,努力将问题解决在苗头阶段。

为织密基层监督网,我县列出党政机关及公职人员正负清单,并以纠“四风”二维码、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热线等平台为载体,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推动促进共同富裕政策措施落实。2021年,全县纪检监察信访同比下降52%。

廉俭孝义家风是郑氏家族精神的重要表征,历史上郑氏族人在朝为官173人廉洁奉公、无一贪渎,“江南第一家”也因此被列为浙江省级廉政教育基地。从历史到当下,这种精神被不断传唱,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

“礼赞百年 翰墨清风”全国清廉书法作品大展是县纪委监委将本土廉洁文化送入寻常百姓家的一种创新和探索。大展合计收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2701件作品,内容既有全面从严治党、基层治理等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也有官箴、诗词、文赋、名人名言等传统优秀文化,共建共享清廉社会的生动实践。

此外,《万年稻米香 千年家风传》情景朗诵、《郑义门》选段表演、清廉文化阵地建设理论研讨会等特色活动,推动了“清廉+文旅”融合新业态。在展览路线中设置清廉家风故事、清廉学校“一校一品”文化作品等互动板块,融合戏曲、版画、雕刻、泥塑、陶艺、cosplay等艺术形式,深入弘扬清廉理念,不断做强廉洁文化品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