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浦江资讯 >浦江要闻
浦江以文化自信撬动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2-10-13 10:55 浏览次数:

记者 王锦 钱益龙

认识一座城市,需要放慢脚步去感受她的风景和故事,用心触摸她的脉搏和灵魂。文旅,恰恰是一道绝佳的窗口。

刚刚过去的九月,浦江先后在宁波、绍兴两地举行“万年上山·诗画浦江”旅游推介会,对优质的文旅资源进行推介;“万年上山·诗画浦江”全国摄影大展活动在上山考古遗址公园启动……诸多文旅元素惊艳登场,吸引众多县内外市民游客前来打卡。

只有放眼浦江,你才能体会到她的烂漫,以及爱她的理由和价值。人文历史厚重,非遗文化灿烂,文明新风阵阵,这座浙中小城,从历史中走来,激荡文化澎湃气象,夯实文化自信之基,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浦江特色的文化发展之路。

文明起源 上山文化“活”起来

“谁知盘中餐,粒粒出上山。”一万年前的上山先人们,用智慧创造了工具,在不断的探索和尝试中栽培出更优良的水稻,耕耘出了延续千秋万代的农耕文明。

上山遗址在浦江被发现至今,经四次考古发掘,陆续发现了一万年前属性明确的栽培水稻、迄今最早的定居村落遗迹和大量彩陶遗存,上山文化考古发现成果举世瞩目。

“遗址讲述历史。而我们,理应讲好、讲‘活’新时代的‘上山’故事。”“上山文化”研究、宣传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人员表示,近年来,我县一方面深入推动文化“活起来”,另一方面深化文物价值挖掘研究,得到了丰硕的成果。

自2016年起,上山考古遗址公园免费开放至今,已接待140万人次;2021年,成功举办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首个国博展——“稻·源·启明——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

浦江上山遗址周边区域、永康盆地、金衢盆地、台州地区等区域性系统考古调查勘探工作如火如荼,上山文化谱系关系日趋明晰;

着手与国际知名团队开展上山文化合作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上山文化内涵;

上山文化博物馆(世界稻源博物馆)规划设计和申遗文本编制有序启动,上山文化命名20周年系列活动策划正在进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申报在路上……

“我们脚下的每一寸土地,可能都藏着上山的故事。作为一个浦江人,我也有义务、有责任保护和传承好上山文化。”赏石爱好者陈东红一直关注着上山文化。2021年,他在上山遗址一带发现疑似旧石器时代手斧,引起社会关注。

上山文化成为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文化资源价值回归社会、服务于民,让人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张力和活力,增强了老百姓的参与感、责任感、幸福感,更加坚定建立在史前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也正因为这份文化自信,一代又一代浦江人在这片古老土地上,辛勤耕耘,文化弦歌不绝。

血脉赓续 宋韵文化润丰安

“上山文化的彩陶是全世界最早的。在窰火的万年赓续里,浙中地区的婺州窑在宋代进入了鼎盛时期。”浦江陶瓷非遗传承人黄明辉一直致力于研究发展浦江陶瓷历史文化。他告诉记者,浦江也有着婺州窑的制瓷工厂,前王山碗窑群就是北宋时期的窑址。

上山彩陶大口盆、刻花梅瓶、青釉将军罐、绘画雪景冬瓜罐……质朴内敛、雅致含蓄,纹饰与造型完美融合,黄明辉将陶瓷器与生活中的风雅相结合,将上山彩陶、宋瓷的工艺与艺术魅力带到现代都市,创新意而又不失古韵。

瓷器的色彩和质感,透露着宋人对美学的追求,让当下的人们向往着、追摹着古人的行为意趣。尤其在浦江这片文化的厚壤中,诗歌文化、书画文化等仍凝聚着浓浓的宋时气韵,又添了几分现代意味。(下转二版)

(编辑:王锦 钱益龙)
信息来源:今日浦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