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手机版首页 >>浦江资讯 >>浦江要闻
“每天都能吃上现成的饭菜,很幸福”

发布日期:2022-10-10

记者 海丹婷 吴盛熠东

凌晨4时,檀溪镇城头村大多数人还在梦乡,村里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已经灯火通明,一片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2013年,齐陈村在全县范围内第一个开办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说起办中心的初衷。老支书王生有说,当时村里常住人口以老年人为主,一些年纪大的独居老人,买菜烧饭很不方便。正好县里出台了政策,鼓励村里搞居家养老服务。王生有是退役军人,一直想为村里办点实事,就办起了这个村民口中的“食堂”。

10年前,村里条件并不好。王生有说,那时候厨房和老人吃饭的地方就用一道帘子隔开,但老人感觉能聚在一起边聊边吃很开心。

2018年,全县村级规模调整工作启动,齐陈村和城头村合并。村子大了,需要到居民养老服务中心吃饭的老人也多了,原本的一间房满足不了老人的需求。新班子一合计,就把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改造列为上任第一件事。村里筹措了40多万元、县里补贴了50万元,进行改造。

这十来年,村民柳爱珍一直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工作。当年,“食堂”刚办起来的时候,她就因为手脚麻利、厨艺好,被选中来干活。对于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这些年的变化,柳爱珍深有感触。她说,当年厨房里只有一个煤气灶,一些锅碗瓢盆,每天就10来位老人来吃饭。现如今,冰箱、蒸箱、灶具都很齐备。每天,她和同事要为200多位老人烧饭,还要送餐。每天凌晨4时洗菜、切菜、配菜;7时,蒸饭、炒菜;8时30分,扒拉几口早饭;9时,把饭菜分装进保温盒;10时,准时出发,开始送餐。11时30分,返回,再接着准备晚饭。这是柳爱珍她们5名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每天的日常。

这么辛苦,大家却觉得很值得。柳爱珍的想法很朴实,这么多年和老人相处,都有感情了。每天送餐的时候,老人对饭菜满意,她们就很开心。

城头村村支书陈文安说,为了让老人吃得满意,他们每周五都要聚在一起,讨论下一周的食谱。安排食谱的原则是,荤素搭配、多用时令菜、适合老人的口味。伙食办得好,得到了周边村子的认可,柳爱珍她们还要为九母岛村、罗家村、赤岩村、会龙村、长山自然村的老人送餐。

中午11时,85岁的张奶奶来到中心取自己的饭菜。本来,柳爱珍她们会送餐到家,但张奶奶想为中心的工作人员减轻负担,就每天自己来取。柳爱珍她们这10年来的辛苦与付出,张奶奶她们看在眼里,“从来没想过,每天都能吃现成的饭菜,很幸福!”

城头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开办是全县第一个,创下示范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也是全县第一个,陈文安自豪地说。城头村现有常住人口200多名,6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183名。让这些老人安享晚年,是村里的头等大事。今后,村里还要进一步优化服务、丰富菜品,让老人生活更幸福。

□相关链接

浦江实现居家养老全覆盖

早在2016年,浦江就实现了居家养老就餐服务全覆盖,所有老年人均可自愿前往当地居家养老照料中心享受政府的就餐服务,惠及老人2万余人。

通过智慧养老平台数据分析,筛选出未享受居家养老就餐服务的90周岁以上老人,为其提供理发、按摩、打扫卫生、清洗油烟机、拉家常等上门服务,破解高龄老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难题。

实行养老“双保险”。自2016年起为全县60周岁以上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提高老年人抵御意外风险的能力。2017年起,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综合保险在全县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