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的校外培训机构
发布日期:2021-09-28 11:33
浏览次数:
本报消息(记者 余欢笑 吴晓凯)“双减”政策,对于校外培训机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在政策影响下,我县的校外培训机构现状如何?该如何转型突破?记者随机选取了城区几家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了调查。
在城区仙华路上有一家刚刚装修完成的清北教育培训机构,大门紧闭,无上课培训的老师同学,记者通过联系,约到了这家培训机构的负责人。该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个培训机构是用银行贷款、私人借款等方式,由几个股东拼股创办的,但是受“双减”政策影响,到目前为止也没有盈利,每天都在损耗,他们希望能够跟着政策走,尽早办理转型手续。
除了新办校外培训机构受影响程度较大外,记者还随机采访了我县几家老牌校外培训机构。达人教育负责人贾威龙说,因为学生周末寒暑假被禁止参加培训,校外培训机构生存面临着很大的问题。目前,我县113家学科培训机构,已经有十几家注销停办了,有7至8家被转为非营利性机构,还有余下的将近100家处于观望和犹豫的状况。“我们机构打算不开了。”麦芽教育负责人陈笑灵表示关停后还需要处理后续的一些问题,如学员的退费问题和员工工资清算问题。“我们的房租押金还在房东手里退不回来,希望能够得到相关部门的帮助。”
“双减”政策,对于校外培训机构影响确实较大,针对这些影响,我县校外培训机构又有哪些继续生存发展的举措呢?
“一是坚决支持国家的‘双减’政策,按照国家要求做好各项工作。二是积极寻求转型,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谋求生存。三是降低运营成本,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缩减规模裁减员工。”贾威龙表示,在“双减”政策影响下,他们将积极寻求突破与发展。
(编辑:余欢笑 吴晓凯)
信息来源:今日浦江
信息来源:今日浦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