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浦江资讯 >浦江要闻
高质量走好乡村振兴之路
发布日期:2021-08-04 13:39 浏览次数:

□朴轩

7月30日,我县召开县委十四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县政府第六次全体会议,主题为《担当实干 奋力赶超 高质量发展推动共同富裕浦江实践》,吹响了新阶段走向共同富裕新征程的冲锋号。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乡村振兴是摆在面前的又一项历史性重任。

近年来,我县始终致力于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创新乡村发展模式,乡村面貌日新月异,基层活力不断增强。如今的乡村,黄和绿不再是主色调,寒耕热耘的艰辛不再是常态,人们期待着更美、更优、更有活力的乡村。乡村振兴,成为每位乡亲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成为我们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

在全县党员干部的努力下,今年上半年,我县乡村振兴工作位居全市第三。“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乡村振兴任重道远,保持、巩固成果,乘势而上,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更进一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是文旅融合发展,关键是产业振兴,核心在农民增收。

文旅融合要有看头,创新得有劲头。历史文化和乡村游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相互弥补不足,让文化更有趣味,旅游更有深度。上河村近年来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白墙黛瓦、青石小巷,还有多彩“鱼鳞”坝、音乐喷泉。除此之外,上河村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与村居特色,从广安桥到大方伯、古银杏树,再到被中国诗歌学会命名为“中国诗人小镇”,凭借自己的美丽风情和创新创意让人百看不厌,实现了美丽乡村经济的发展大飞跃。浦江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挖掘乡村自身特色文化,如红色文化、非遗文化、历史文化,植入旅游产品和旅游活动,实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能够凸显乡村游的特色。另一方面,要加强项目建设,打造重点品牌,用文旅项目牵引发展,比如推动上山文化的研究和宣传,进一步打造新光村创客基地,完善升级九母岛旅游度假区等。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深厚的人文内涵是乡村旅游的核心竞争力,文旅融合有了看头,创新创业有了劲头,提升了游客体验感,让游客更有“粘性”。

农业产业要有干头,干部须要带头。以葡萄为例,葡萄产业是我县农业第一产业,从2006年开展万亩葡萄高效生态标准化基地建设,到2008年以来特色优势水果设施栽培示范基地、特色优势水果产业提升等一系列项目工程建设相继实施,我县涌现出一批葡萄核心基地,葡萄品质升级了,售价提高了,葡农越来越有劲头,进而整个产业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态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的乡镇有不少,中余的黄桃、杭坪程家村的香榧、寺坪村的高山蔬菜等。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必须促进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才能推动农业产业长久地发展。我们的干部要在增加产品附加值上想办法,发展休闲农业,打造文、旅、农相结合的经营模式等,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农业产业才能兴旺,且得到可持续发展。

农民增收要有甜头,生活才有奔头。无论是发展乡村旅游还是发展特色产业,根本目的是促进农民增收。农民增收了,日子越来越好了,就越接近共同富裕。要让农民增收,惠农政策少不了,比如优惠贷款、助农补贴、专家指导等,为他们减轻资金压力,提供技术支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也是增收的重要举措。我县多地探索土地租赁、土地股份合作等模式,盘活土地资源,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村民致富。还要多渠道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鼓励发展农村电商、民宿、来料加工、新型农业生产合作社等。生态环境优越,收入有所增加,生活舒心舒适,农民比城里人更富有不再只是梦想。

只要我们善抓机遇、趁势而上,借力发展、借梯登高,放大特色、自立自强,高质量走好乡村振兴之路,高水平推进农业现代化,浦江县就一定能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形成浙中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新增长极,同步迈向现代化和共同富裕。

(编辑:朴轩)
信息来源:今日浦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