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走进浦江 >史说浦江 >浦江历史文化
浦江百年人物系列(51)王春翠
发布日期:2021-04-21 10:07 浏览次数:

  王春翠(1903~1987) 笔名谢燕子。通化乡塔山脚村(1960年划属兰溪)人。曹聚仁原配夫人。生于1903年2月15日(清光绪二十九年一月十八日)。1914年起就读私立竞新初等小学堂、育才两等小学堂。1921年考入浙江省立女子师范学校,成为浦江县第一个女师范生。同年与曹聚仁在蒋畈结婚。1926年毕业后,随夫迁居上海,在暨南大学师范科附小任教,闲暇时,替曹誊抄文稿。期间,处女作散文《我的母亲》发表于《申报》“自由谈”副刊。1927年生女儿阿雯于蒋畈,满月后赴沪。1931年8月曹聚仁创办《涛声》周刊,王协助誊写、发行、校核并撰稿。

  1932年一·二八淞抗战爆发后,曹聚仁送王春翠母女回蒋畈,不久,其女染病夭折。王回沪后作《雯女的影子》发表于《芒种》。1934年编散文集《竹叶集》,该书由鲁迅亲予定名,曹聚仁作序,天马书店印行。1935年10月,以谢燕子笔名编著《戏曲甲选》(中学文学读本第四种),由上海群众图书公司印行。

  1937年7月抗战爆发,上海沦陷,日军逼近杭州。王遂卷囊归乡,接手育才小学校务。王动员农家子弟就学,成立育才小学剧团,在浦江城乡宣传抗日。1942年4月,育才小学改称“浦江县立洪溪乡中心国民学校”并任校长。旋因校舍被日军焚毁而停学,次年秋复校。1947年学校迁白沙镇,恢复育才小学名,仍任校长。育才增设中学部后,改任小学部主任。

  1950年育才小学停办后,罢教从农。她在育才私立期间,8年不拿薪水;改公立“洪校”后,薪金皆作奖学金之用。王殚思竭虑以金华学派传统经世致用之学与现代乡村生活教育相结合,求真知,立真人之“蒋畈精神”办学宗旨,被乡邻尊称为“王大先生”。

  1959年秋,曹聚仁回大陆采访,应邀参加国庆10周年观礼,与王春翠重聚于北京新侨饭店。在周恩来的关怀下,王于是年冬迁居南京,服侍90高龄婆母。1964年婆母谢世后返蒋畈长居。”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迫害。1984年任兰溪县政协委员,撰有《我记忆中的鲁迅》、《我的丈夫曹聚仁》、《会忆鲁迅》等文章。1987年5月1日病逝于浙江萧山其孙女曹璨处,后归葬蒋畈墓园。


  选自《浦江百年人物》(张解民 江东放 编著)


信息来源:县地方志编纂室(数字档案备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