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30726ZF050000/2021-34827 | 文件编号: | 发布机构: | 办公室 | |
生成日期: | 2021-02-23 | 主题分类: | 科教综合类 | 组配分类: | 发展规划 |
公开形式: | 网站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2020年主要工作
2020年县科技局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在省市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深入贯彻实施“创新发展攻坚年”活动,争先创优,积极进取,创新举措扎实有效,各项创新指标均有较大幅度提升。在全省“争先创优”活动中,1-7月份科技创新评价指数位列全省第五、全市第一。《浦江县“三举措”优化创新环境显成效》得到高兴夫副省长的批示肯定指出:“浦江县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在推动科技创新上精准施策,取得了明显成效。省科技厅要积极引导,鼓励各地创新举措,加大投入,大力提升县域企业科创水平”。现将主要指标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1.市场主体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完成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家(完成市下达15家考核目标任务),总数达到55家;申报认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75家,总数达到320家;市级高新技术研发中心17家;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3家(一正、三思光电、永进工贸);申报省企业研究院1家(万赛)。浦江凯鼎蔬菜专业合作社完成省级星创天地创建;省级水晶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成功创建,获得了省政府2000万元的资金支持。
2. 社会创新活力明显增强:2019年兑现科技政策扶持资金3958.62万元,同比增长26.9%。2020年度企业研发费用支出4.33亿,同比增长47.1%,增幅排名全市第一。高新技术产业投资6.98亿,同比增长81.2%,列全市第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1.37亿,同比增长11.3%,增幅排名全市第三。技术交易额登记3.45亿元,发明专利产业化项目登记30项;创新券使用295.278万元,超额完成市下达指标。
3.科创平台作用日益显现
科创平台对经济服务水平进一步整合提升。今年,浦江县科创园举办创业创新活动14场,团队见面会14场。洽谈意向入园项目103项,涵盖先进设备制造、文化创意等诸多领域,成功入驻企业7家。浦江召日电器有限公司,加百列科技有限公司成功毕业落地开发区。目前,园区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3家。2020年浦江县科技创业园入驻企业产值17635.39万元,税收596.29万元,研发费用1748.41万元,入驻企业亩均产值平均是604.51万元,亩均税收平均是20.44万元;比2019年产值同比增长31%,税收同比增长9%,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24%。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浦江微电子与智能制造研究院与我县10家企业围绕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改造、传统行业装备提升等方面展开技术合作,合作金额已达1300多万元,多家企业在智能制造领域取得突破。研究院今年还承担了浦江挂锁、水晶两个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项目,其中“基于NFC”的无源智能挂锁项目已经研发出样品,正在测试中,它将提升浦江锁具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进一步促进浦江制锁业的转型升级;另一个“水晶用伺服电机”项目也已完成工程图纸设计,下一步进行样机生产测试。武汉纺织大学浦江家纺设计研发中心主动作为,积极克服疫情影响,2020年共完成产品花稿、包装稿及产品展示等4408项,其中有687件图稿已由30余家企业选中并转化成产品,产品采用率由去年12%提高到今年的15%,与企业融合度有效提升。浦江(杭州)科创中心已于今年6月份正式启用,目前已有4家企业入驻,为浦江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打造了前沿阵地。
4.科技创新服务水平明显增强:百川导体的“高性能特种钢材料与制品研发及应用”,杭机股份的“高精度立式复合磨床整机研发与应用”成功入选2021年省重点研发计划竞争性项目,为历史之最。完成县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验收121项(其中工业项目35项,农业项目29项,卫生项目26项,省级新产品试制计划项目31项);浦江(杭州)科创中心顺利开园;加大了科技招商力度,上报科技招商信息23条,上海九黎基金投资的浦江国际智能制造科技产业园成功签约,县科创园引进孵化类科技项目5项;组织了全县乡镇部门分管科技工作的领导进行专题培训;“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目前已完成规划初稿,正在进一步修改完善中。
虽然我县今年科技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然存在产业层次低,市场主体创新活力不足,科技投入增长不快,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滞后,城市能级低,科创资源承载能力弱等问题,有待今后提升加强。
2021年工作思路
2021年我县科技工作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创新发展攻坚行动,科学谋划“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持续加大科技型主体引育力度,全力提升科创平台服务能力,做实做深“产学研”合作文章,合力打造创新创业生态,做到改革创新提质,创新服务增效,努力为“十四五”规划实施开好头、起好步,为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力争2021年全社会研发经费增长2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额增长2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占比达30%以上,具体实施好“四大行动”:
1.主体创新能力跃升行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计划新增15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计划申报认定60家,积极引导规上企业增强创新研发能力,全年规上企业研发机构设置率达到25%。完成市级创新载体1家。利用浦江(杭州)科创中心、县科创园等科创平台,招引落地科技型企业8家以上。
2.科创平台能级提升行动:武汉纺织大学浦江家纺设计研发中心完成图稿设计5000件,企业选中不少于1000件。举办创新设计培训班不少于4期。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浦江微电子与智能制造研究院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或咨询80次以上,在浦江举办一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信息发布,促成成果转化2项;承接企业技术合作项目4项以上,企业合作经费500万以上;组织专家教授赴浦江企业科技对接50人次及以上;挂锁NFC项目启动产业化应用。水晶加工伺服系统启动方案试验。东北林业大学浦江工程技术研究院在2020年完成试运行考核的基础上,并签订正式的合作合同。浦江科创园在二期工程完工的基础上,提升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团队管理能力,全年研发投入、产值、税收递增30%以上。做好浦江经济开发区创建省级高新区的前期调研工作。积极筹划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浦江分院。协助郑宅镇打造九黎科技创业园。
3.“产学研”合作攻关行动:配合水晶园区管委会做好水晶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规划编制和实施监督指导;创新券使用额达到300万元以上;技术交易额登记3.3亿元以上;揭榜挂帅难题征集50项以上;实施工业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百博入企”行动,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攻关30项以上;组织开展科技对接高校院所2次以上,完成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20项。根据浦江产业化发展需求,拟引进高校共建研究院1家。
4.创新生态优化行动:把科创型小微园区建设作为小微园建设的主攻方向。进一步完善科技扶持政策,出台工业、农业科技特派员政策,整合科技团队力量,发挥整体效能。加强与完善科技项目管理、验收的配套政策,真正使科技项目管理规范化,提升科技项目的实效性。加强科技“最多跑一次”改革,规范外国专家管理流程等。
主要措施:
一、持续实施创新发展攻坚行动。把创新驱动作为“十四五”期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全面实施创新发展攻坚行动,进一步完善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牵头,部门协调抓创新的工作机制,做到年初有创新规划,年中有工作督查,年底有工作成效,确保创新发展往深里走,往实处走。
二、加强组织保障。健全基层科技管理队伍,在平原乡镇配备专职以工业为主的科技副乡镇长,落实科技专职干部,今年内开展科技专职干部业务培训,提高科技管理队伍整体素质;配强充实县科技部门力量,建议县G60科创廊道办实体化办公,增加G60科创廊道及揭榜招贤专职人员事业编制3名,以增强科技招商、科创廊道建设方面的力量。
三、强化机制保障。建立与经商、发改立项项目赋码沟通机制,建立科技、统计、税务等部门的科技关键指标定期申报比对机制,完善“税产论英雄”,研发投入强度刚性约束机制,建立小微产业园科技创新指标增长考核机制,引导其向科技型小微产业园转变,建立招商引资科技创新指标底线。
四、强化政策保障。确保每年县财政科技支出增长20%以上。建立科技创新引导基金,首期1亿元。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优先安排工业用地政策。探索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机制。同时实行规上企业享受科技扶持政策研发投入一票否决制。
五、加强考核督查。把科技创新主要指标,如企业研发投入,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额,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科技型主体培育以及科创平台打造纳入对乡镇(街道)、开发区的年度考核指标,加大考核分值,真正发挥考核指挥棒引领作用。
六、加大创新要素保障力度。重点围绕土地、资金、人才等创新要素供给,今年县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管理办法要出台运行,确保投资项目3个以上;配合浦阳街道完成高梅山区块科技招商项目落地;启动金狮湖科创港规划编制,打造集聚创新资源的科创高地;联合财政、税务开展全县规上企业会计科技型财务管理实操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