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浦江资讯 >浦江要闻
七旬老人痴迷做板胡
发布日期:2021-02-22 10:57 浏览次数:

  板胡是拉弦乐器的一种,在中国有300多年的历史。板胡音色高昂、坚实,具有很强的穿透力,是戏曲、说唱的主要伴奏乐器,也可用于合奏和独奏。家住黄宅镇上山村的75老人方能匈是一位板胡爱好者,因为板胡,他的生活每天都充满了乐趣。

  近日,记者来到村里,方大爷带我们去了他的工作室,记者看到,地上堆着许多制作板胡的工具,木料、蟒鳔蛇皮、鱼胶……手工制作乐器的独特生命力扑面而来。

  架子上挂着许多刚刚制作完成的板胡和一些半成品。“我对乐器有种莫名地热爱,年轻时没机会,现在老了没事了,我就到村里的什锦班敲鼓板、拉板胡。”方大爷说着,顺手给我们来了一段。

  “以前琴很难买到,而且还挺贵的,我就想着能不能自己做。”方大爷说,买琴有时候很难买到材质、音色满意的,所以他就开始试着自己制作。“制作板胡是不容易,不仅材料不易得,制作时间长,而且制作人既要会木艺,也要懂音律。板胡的灵魂在音色,而制作工艺直接决定了最终效果。”

  “制作流程是经过选料,开出琴杆、琴轴、制作琴筒的木板块等部分,然后分别制作再组装在一起,最后安上琴弦、琴弓。其中,琴杆关系到支撑和发音效果,所以琴杆制作是个重要工序。开好料后琴杆被划分成几部分,琴头钻眼留出琴弦安装的位置。几部分的凹凸弯度要求不一,所以先后要用刀子削、刨子推,达到弯度要求。最关键的一步是最后打磨时,需要用中间夹着木板的砂纸上阵,这样打磨后的琴杆表面非常平滑。还要做好弯曲琴头部分,用加入熬制的鱼鳔等混合胶粘在琴杆上。”方大爷娓娓道来。

  琴筒制作也很关键,两侧一面安上音窗,另一面用准备好的蟒蛇皮蒙住。“这一步对板胡声音有关键作用,筒子的薄厚、大小,绷得松紧度都直接关系到音色,全凭经验。”方大爷有一个小诀窍是在琴筒一圈打磨出棱,这样蒙上蛇皮用胶固定好之后周边就不易脱落。少则半个月,多则几个月,一把漂亮的板胡就做成了。

  方大爷说,由于板胡制作工艺复杂、耗时长,愿意学习的年轻人很少。“只要有年轻人愿意学,我愿意无偿地教他们,让他们将胡琴制作技艺传下去。”


(编辑:江肖娴 张晨晨)
信息来源:今日浦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