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浦江资讯 >浦江要闻
新时代文明实践擦亮浦江幸福底色
发布日期:2021-11-02 16:14 浏览次数:

通讯员 宣喧

接地气抵人心的理论宣讲、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点单派单式的志愿服务……如今,在浦江,一场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如春芽破土,生机无限,绘出一幅环境美、人文美、风尚美的文明新画卷。自2019年浦江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成启用以来,我县秉承“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的理念,整合阵地资源、科学谋划部署,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让文明实践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文明成为浦江的幸福底色。

便民服务聚民心 志愿服务绘幸福

浦江县出台《浦江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成立浦江县志愿服务总队,并整合各乡镇(街道)、社会各界力量组建了多支不同服务类型的实践志愿服务小分队,围绕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助学支教、医疗健身、科学普及、法律服务、卫生环境、扶贫帮困等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播撒文明种子,引领文明新风尚。

上线运行“先华风”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构建文明实践活动线上查询、点单、评价一站式服务,实现数据化、精细化、常态化管理目标,以双向数智互动管理,扎实推动所站活动开展。线下充分利用文化礼堂、历史古建筑等资源,开辟一条阵地融合之路。岩头镇整合残疾人之家、职工之家等阵地,打造了一个功能齐全又极富人气的实践所;花桥乡依托古祠堂、农家书屋,打造了一个古色古香又兼具时代气息的实践所;中埂社区利用老旧小学建设乡村复兴少年宫,结合陶艺文化,打造了一个传统非遗文化与新时代理论宣讲相碰撞的特色实践站;此外,还有与文化礼堂、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的三红村实践站,与居家养老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相结合的宣和社区实践站,与生态廊道、文化长廊相结合的同乐村实践站等等。阵地共用、功能共融、资源共享,拉近了实践所站与群众的对话距离,丰富了实践阵地活动内容,实现了“哪里需要志愿服务,志愿服务就在哪里”的志愿服务全覆盖模式。目前浦江已培育志愿服务队伍320余支,注册人数71982人。今年以来,开展疫情防控、助贫扶困、社区共建等志愿服务活动5000余场,参与15000余人次、信用时数17000余小时。

身边榜样引风尚 凡人善举暖人心

近年来,浦江县深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倡导崇德向善的社会风气,持续开展“道德模范”“浦江好人”“最美浦江人”等先进典型评选表彰活动,大力营造学习、崇尚、争当“好人”的浓厚氛围,唱响一曲曲动人的“好人赞歌”。全县2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称号、1人荣获浙江省道德模范称号、11人荣获金华市道德模范称号、92人荣获浦江县道德模范称号,3人获评中国好人、16人获评浙江好人、101人获评金华好人、200余人获评浦江好人。

为营造“学好人、做好人、爱好人”的浓厚氛围,浦江县建立健全身边好人和道德模范帮扶礼遇机制,从“好家风”到“志愿汇”“好商风”,从最高30万元到最高300万元的信用贷向更多的社会有德者倾斜,将当好人、做好事转化为可用“活钱”,将文明风尚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好处”。走访慰问道德模范、身边好人,让有德者有得,把道德的力量传递给每一个人,在全社会营造学习、崇敬、关爱、争当好人的良好社会风尚,让道德的脊梁更加坚挺、让道德力量更加强劲。

为营造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的热潮,开展我为道德模范留个影、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宣讲报告会等关爱活动。今年以来,组织道德模范进校园、社区、企业学习宣讲党史、文明好习惯养成活动50余场;印编《百名最美浦江人汇编》,设置“好人一条街”,集中展示我县道德模范人物先进事迹;开展道德模范专题展览,集中展示“诚信奶奶”张凤英、“最美母亲”谢瑛、“公益达人”郑云南等30位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

创新品牌齐助力 唱响文化新乐章

近年来,浦江县积极打造志愿服务特色品牌,促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品牌化、常态化,培育向上向善、诚信互助、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

“民情暖哨”,收集民情、解决民困、回应民需,通过线上线下两条途径,实现服务群众更加高效,平台上线以来,办结率、满意率分别达99%、96%以上。“新时代·红色台门里”以家风门风建设、带动乡风文明、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开展“立家训树门风”“微邻里节”等十大常态化活动,构建起邻里互助、民情议事、矛盾调解的基层治理单元;“台门超市”不收现金只收爱,以文明志愿小积分推动社区建设大文明。“爱的N次方”,跨越1600公里,坚持8年为大凉山孩子送爱心,传递互爱互助的社会正能量;“环保酵素”,3年来走访全县8个乡镇13个社区,制作环保酵素约280吨左右,相当于5600斤洗洁精,从源头将60吨厨余垃圾变废为宝。一批批特色品牌不断推出,让文明火种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结出累累硕果。

浦江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将继续以“为民、便民、惠民、利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拓展与群众面对面、键对键、心贴心的联系服务渠道,全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编辑:宣喧)
信息来源:今日浦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