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消息(通讯员 傅莲)“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我县妇联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充分发挥联系妇女儿童的职能作用,依托“儿童之家”托管服务,落实三大举措,助力“双减”工作落实落细。
聚合力 集资源
托管服务全面增量提质
丰富“儿童之家”活动,开设“花样”课堂,建立心理学讲堂、家庭教育等7个讲师团,授课讲师65人,开设心理辅导、国学讲堂等12大类课程。“花样”课堂为学生量身打造“花样”假期托管服务,各种主题活动让“儿童之家”活起来、动起来、实起来。今年中秋和国庆期间,“儿童之家”开展130余场“花样”课堂托管服务活动,内容涉及国学经典、非遗手工制作、社会实践等,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丰富了课外生活,特别是为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带来不一样的体验,真正发挥了“儿童之家”的主阵地作用。
点单式 体验式
托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
拓展“儿童之家”运营模式,开展三项活动。一是提供“点单式”自助服务。根据学生需求和个人兴趣爱好,提供“喜欢什么开展什么”“需要什么提供什么”的自助模式,学生们实现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学习的转化。二是开设“直播式”共享学堂。立足数字赋能,开展“互联网+直播互动”教学模式,增进学生在线学习体验,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三是拓展“体验式”实践课堂。开展农忙收割、户外拓展、志愿服务等实践课堂,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掌握知识和技能,实现了由课堂内到课堂外的延伸,由书本拓展到社会。
有保障 有支撑
托管服务长受益广受益
儿童教育工作惠泽未来,村社区“儿童之家”的创建需要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需要政府政策和引导,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长期开展下去。首先要融入中心,解决经费问题。借助文明城市创建的契机,把“花样”课堂融入到文明创建活动中,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单位,争取项目经费,解决课程单一和经费不足的问题。其次要打造平台,解决场地问题。及时做好与授课老师协调,科学安排授课内容,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文化礼堂等场地。最后还要做到线上点单,解决供需矛盾。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进行点单,确认需求时间、授课规模、服务地点,并发布线下课程预告,今年以来共有4000余名学生参与活动。
信息来源:今日浦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