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浦江资讯 >浦江要闻
“党建+”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
发布日期:2021-01-26 11:01 浏览次数:


  党建是引领各项工作开展的“根”与“魂”。近年来,我县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发挥“党建+”核心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为高质量发展装上“红色引擎”。

  冬日的郑宅镇广方村,安静祥和,好家风公开栏成为村头一道亮丽的风景。自2017年起,广方村对全村538户农户实行家风指数机制,不配合村里工作等行为的,要被扣分;有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等行为的,则可以加分。家规家训不仅约束着村民的日常举止,也逐渐改变着乡村的整体风气。近年来,广方村分别获得浙江省善治示范村、市级民主法治村、县十佳美丽乡村、县级文明村、县级五星党支部、乡村振兴先进单位、市级五星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2017年我们村调解不了的矛盾纠纷有50多起,2020年下降到个位数。有了家风指数评比后,家家户户都很在意分数,邻里不和睦会扣分,大家慢慢学会互相体谅、互相信任,调解起来就容易了。”在广方村支部委员、村委委员郑民义看来,家风指数就像把连环锁,锁住了乡村规范。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事关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着眼“基层治理”,我县发挥党建引领的组织优势,全域推广农户“好家风”评价体系、深入实行社区“红色台门里”模式,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发展动能,全力打造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浦江样本。围绕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我县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主线,着力构建“千个支部引领、万名党员示范”的基层党建统领基层治理格局。

  五年来,我县发挥“党建+”核心作用,先后探索创设农村“三全”党建体系、农户“好家风”评价体系、“五重抱团”发展集体经济方式,构建形成浦江“党建+”治理模式,助力各项中心工作扎实推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人才是一个地方发展的核心竞争力。2018年以来,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浦江研究院负责人李训根带领下,围绕挂锁、水晶等支柱主要产业,在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改造、传统行业装备提升等方面与近百家企业开展深入合作。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浦江研究院人虽不多,但在我县民营企业老板圈早已口碑皆知。

  “我们行业标准是0.037毫米,国标是0.05毫米,都是正负公差,通过跟李教授的研究院合作以后,我们的精度可以达到0.02毫米,大大提高了锁的手感和质量。质量提高了,市场竞争力也提高了。”尝到了数字化甜头的浦江县超刚弹子锁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剑坪,遂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浦江研究院签了长期合作协议。

  近年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浦江研究院研发了基于NFC的智能挂锁系统,提高了浦江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把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用于浦江传统产业的改造,推动浦江传统的制造业向智能化自动化发展。

  “十三五”时期,我县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强“人才第一资源”建设。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新突破。制定出台“人才新政20条”等12项人才改革政策,共资助各类人才1000余人次,兑现人才补助资金2500余万元。人才集聚发展实现新跨越。“十三五”期间,全县人才资源总量从5.1万增长到7.9万,增幅达55.1%,共招引高层次人才300余名,实用型人才1.2万余名。人才服务保障展现新作为。新建了浦江(杭州)科创中心、浦江科创园等一批人才发展平台,推出了人才“最多跑一次”等一系列服务举措,形成了人才促进发展的新局面。


(编辑:朱杰超 余欢笑)
信息来源:今日浦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