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浦江铁路的变迁,要从郑家坞火车站说起。
穿过郑家坞的浙赣铁路,浦江境内线路长3.1公里,距杭州107.3公里、义乌25公里、金华77公里。
浙赣铁路前身为杭(州)江(山)铁路,始建于1930年,翌年设郑家坞站。抗日战争期间,浙赣铁路屡遭破坏,时断时续。1946年,郑家坞站整修,建站房395平方米。翌年,浙赣铁路全线通车,郑家坞站一号、二号站台筑竣,站貌和路况比战前稍有改观。
新中国成立后,铁路郑家坞站作为本县对外交通门户,经多次改造扩建,景貌日新。
铁路郑家坞站的建成,改变了浦江的交通面貌。火车站虽小,却给我县百姓带来了很大方便。在计划经济年代,火车几乎是国人远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农闲季节,一些头脑活络的村民结伴同行,手提肩扛,从郑家坞火车站出发,到大城市卖点豆腐皮、麦芽糖、芝麻糖和土鸡蛋等农副产品,换回一点日常开销。浦江百姓外出打工,大多从郑家坞火车站出发,乡民们背着行李,远离故乡,乘坐火车前往江西、湖北等地,赚点辛苦钱。
1989年,铁道部实施“中取华东”战略,浙赣铁路进行复线建设,拟将浦江境内的原沿大陈江东岸铁路截弯取直,改为穿过龙王山108隧道运行。
是年4月,铁道部上海铁路局批准郑家坞站更名为浦江站,并下达车站改造计划。浦江县人民政府成立火车站建设指挥部负责建设事务,按设计要求实施,征地130亩,铁路回收土地100亩。郑家坞新客站于1991年12月竣工,占地9233平方米,建筑面积7830平方米,有站线10股和旅客站台2个,新线于1992年10月建成通车,属客货运载中间站,核定为三等站。
新建成后的浦江火车站,进入建站有史以来的辉煌时期。根据记载,1986年至2000年,浦江火车站日均办理客运列车25对,货物列车38对,上下旅客1273人,货物发送118吨。共计旅客发送298万人,到达285万人;货物发送63万吨,到达336万吨。
浦江站带动了郑家坞镇的发展。随着浦江经济开发区在郑家坞镇成立,很多企业纷纷到此安家落户,全镇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郑家坞镇成了浦江的经济发展前沿阵地。
2000年后,浙赣铁路实施电气化改造,浦江火车站也同步进行建设。
2006年6月16日,历经两年施工落成的浦江新火车站与同是浙赣线的义乌、诸暨新火车站一起,正式启用迎接旅客。新车站与原车站相距1公里,候车室可容纳300人,功能齐全。新车站设有两个站台,采用地道进出。
电气化改造后,旅客列车的运行时速将由以往的120公里逐步达到160公里,部分列车速度达到每小时200公里。
此后,随着交通条件的变化,浦江火车站慢慢没落。由于该站离浦江县城距离与义乌火车站相当,而通达度却远不如后者而停办客运业务,仅办理整车普通货物业务,调整为四等站,一直延续至今。
当下的铁路,正进入高铁时代。令人欣喜的是,浦江也将迎来高铁。
2020年7月7日,杭温高铁二期(杭州至义乌段)初步设计正式获省发改委批复同意。杭温高铁分二期建设,其中一期义乌至温州段已于2019年全面开工,此次获批的杭州至义乌段是杭温二期项目。线路自湖杭铁路桐庐东站引出,经桐庐、浦江、引入义乌站在建的杭温场。正线全长约59公里,金华境内长约37.6公里,其中浦江境内长度33.16公里,浦江站设在岩头镇境内。
杭温高铁二期项目是我县“补短板,聚优势”交通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将加速我县融入杭州1小时交通圈。随着杭温高铁二期的全线建成和通车,我县将正式步入高铁时代,稳步飞驰前行。
信息来源:今日浦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