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淳民(1916~1969) 原名祖泽,字润民。大畈南山村人。生于1916年10月6日(民国五年九月初十)。浙江省立金华中学高中部毕业后,考入国立浙江大学史地系学习。未及毕业,抗战爆发,杭州沦陷,浙大内迁时辍学。
毛淳民旧照
毛淳民故居
1939年在永康方岩及丽水碧湖参加浙江省地方行政干部人员讲习所第一期学习。结业后,任浦江县战时政治工作队队长、政工室主任。1940年8月兼任县军民合作站指导处副处长,组织抗日前线军需物资储备工作,受到第十集团军总司令部传令嘉奖。1941年9月,先后在浦江县立战时初中学生补习学校及永康新群高级中学任教。1942年5 月,日军进犯浙东,学校解散,返浦家居。是年冬,流亡于北乡山区的浦江县政府,在南山村开办县地方干部训练所,委毛淳民为教育长。
1944年9月,浦江县立初级中学印鉴
毛淳民书信
浦江境内“战中”、“简师”停办,学生星散。1944 年2月,县长魏思统为救助沦陷区失学青年,倡设“县私立思统战时初中学生补习学校”,自任董事长兼校长,聘毛淳民为校务主任。毛募校产、借校舍、请教师,宵衣旰食,在壶江乡大元周氏宗祠开学。同年6月,改称浦江县立初级中学,毛任代理校长。9月迁校于平湖村陈氏宗祠。
担任浦江县立初级中学校长时期的毛淳民
毛淳民、黄鲜华夫妇
抗战胜利后,县中复迁县城,以原浦阳小学为校舍。县政府经费拮据,对学校经费一再削减。无奈之余,毛不得不先停止公费生待遇,及至1946年春,连教职员工的薪俸也难以支给。一日,集全体师生于操场,抚胸告白学校困境,师生无不为之涕泣。县长陈国钧以学历不够挟制,毛乃进辞呈。于1947年春辞校,入杭州私立新群高级中学任教员、教导主任。
1947年1月,浦江县立初级中学毕业生留影
杭州解放后,执教于杭州海潮中学。未几,任华东革命大学附设工农速成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编写课本与常用字手册。1954 年3月调任上海华东文委干部教育局教材科科长。1954 年11月奉调北京,在中央文委干部教育局(初属国务院,后归教育部),负责编审干部业余中学语文教材。
《怎样阅读》,毛淳民著,1952年8月,华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毛淳民遗诗五十余首,1984年,由其夫人黄鲜华记录刊印
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下放农场劳动。“文化大革命”开始即遭迫害,被遣送回籍。1969年8月28日在政治压力与贫困交迫中含恨而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教育部为其改正错案,恢复名誉。著有《怎样阅读》、《怎样教写字》等。1984 年其夫人黄鲜华搜寻辑佚,刊行《毛淳民诗词》1册,有诗词50余首遗世。《浦江县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有传。
“美丽的家乡,可爱的故乡,终身难忘的地方,我怎能把你遗忘!”系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毛淳民夫人黄鲜华回京工作之际,书于自家门口,表达对故乡依依不舍的眷恋之情
本文部分图片由虞伟龙先生提供
选自《浦江百年人物》(张解民 江东放 编著)
信息来源:县地方志编纂室(数字档案备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