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紫竹托起幸福生活
发布日期:2019-10-25 10:10
浏览次数:
薛银根是一位老党员,与新中国同龄。他的紫竹园坐落在杭坪镇下薛宅村的薛家村生态园。走进紫竹园,但见满眼翠绿的竹叶铺展开来,紫色竿子的竹子,密密麻麻像一片甘蔗林。
紫竹,又名墨竹、黑竹。幼竿绿色,一年后渐变为紫黑色,竹叶翠绿,是一种极富观赏性的绿化竹种。
薛银根的紫竹园大约有30亩,种了6万余株紫竹。这是一个绿色银行,薛银根每年要销售4000多株紫竹,一般是20~35元一株,粗壮高大的50元左右一株,可获利15万多元。
“紫竹园给我带来了持续稳定的财富。”薛银根说,“第一要感谢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第二要感谢我的岳父。”1975年,薛银根结婚时,岳父母将山野挖掘的一株紫竹作为陪嫁礼物,当时图的就是一个吉祥。薛银根将这株紫竹种在住房旁的荒地上,几年后长成了一大片紫竹林。
薛银根认为紫竹寓意吉祥,为人所喜爱,而且竹子有着极强的繁殖力,具有“竹生鞭,鞭发笋,笋长竹,竹养鞭”循环往复生长的优异特征,比树木成林成景快捷,是一种优良的绿化植物,培育销售紫竹,是一条不错的发家致富途径。
2000年,薛银根将所有的紫竹全部移植到了自己的承包田里,没想到却遭到了妻子的极力阻挠。薛银根刚栽好竹子,妻子就拔掉。以后是栽种、拔掉、再栽种、再拔掉……如此反复多次,妻子最终还是敌不过薛银根的执着和坚韧,也只好随他了。
随后的几年中,薛银根合理留养田里的紫竹,以培育为主,适度挖掘一些紫竹苗运到花木市场销售,每年也有个二三万元的收入。看到丈夫辛勤侍弄紫竹,还有了不错的经济收入,妻子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由反对转变到坚决的支持。
2009年,薛银根承包了村里闲置多年的30亩荒山栽种紫竹,并于2011年10月21日向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银根”牌墨竹(紫竹)商标,建立了紫竹销售网络。目前,他的紫竹远销上海、山东、安徽等地,在浙江省“千万工程”建设中成为香饽饽,支持了浦江的乡村美丽建设,如县吴茀之纪念馆的紫竹就是他提供的。
如今,薛银根的“银根”牌紫竹,名闻遐迩,品牌效益已凸显,生意也做得风生水起。他说,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放开和流转,极大地激发了土地的潜能,给农民提供了施展拳脚的舞台。是改革开放政策,成就了紫竹园,成就了今天富裕而幸福的生活。
紫竹,又名墨竹、黑竹。幼竿绿色,一年后渐变为紫黑色,竹叶翠绿,是一种极富观赏性的绿化竹种。
薛银根的紫竹园大约有30亩,种了6万余株紫竹。这是一个绿色银行,薛银根每年要销售4000多株紫竹,一般是20~35元一株,粗壮高大的50元左右一株,可获利15万多元。
“紫竹园给我带来了持续稳定的财富。”薛银根说,“第一要感谢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第二要感谢我的岳父。”1975年,薛银根结婚时,岳父母将山野挖掘的一株紫竹作为陪嫁礼物,当时图的就是一个吉祥。薛银根将这株紫竹种在住房旁的荒地上,几年后长成了一大片紫竹林。
薛银根认为紫竹寓意吉祥,为人所喜爱,而且竹子有着极强的繁殖力,具有“竹生鞭,鞭发笋,笋长竹,竹养鞭”循环往复生长的优异特征,比树木成林成景快捷,是一种优良的绿化植物,培育销售紫竹,是一条不错的发家致富途径。
2000年,薛银根将所有的紫竹全部移植到了自己的承包田里,没想到却遭到了妻子的极力阻挠。薛银根刚栽好竹子,妻子就拔掉。以后是栽种、拔掉、再栽种、再拔掉……如此反复多次,妻子最终还是敌不过薛银根的执着和坚韧,也只好随他了。
随后的几年中,薛银根合理留养田里的紫竹,以培育为主,适度挖掘一些紫竹苗运到花木市场销售,每年也有个二三万元的收入。看到丈夫辛勤侍弄紫竹,还有了不错的经济收入,妻子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由反对转变到坚决的支持。
2009年,薛银根承包了村里闲置多年的30亩荒山栽种紫竹,并于2011年10月21日向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银根”牌墨竹(紫竹)商标,建立了紫竹销售网络。目前,他的紫竹远销上海、山东、安徽等地,在浙江省“千万工程”建设中成为香饽饽,支持了浦江的乡村美丽建设,如县吴茀之纪念馆的紫竹就是他提供的。
如今,薛银根的“银根”牌紫竹,名闻遐迩,品牌效益已凸显,生意也做得风生水起。他说,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放开和流转,极大地激发了土地的潜能,给农民提供了施展拳脚的舞台。是改革开放政策,成就了紫竹园,成就了今天富裕而幸福的生活。
信息来源:今日浦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