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30726JD120000/2018-02427 | 文件编号: | 发布机构: | 郑宅镇 | |
生成日期: | 2018-09-03 09:10:33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 | 组配分类: | 部门乡镇文件 |
公开形式: | 网站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郑宅镇迎接全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
达标乡镇“回头看”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巩固和提升郑宅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成效,做好各项查漏补缺工作,根据浙镇治办﹝2018﹞17号《关于开展全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达标乡镇“回头看”活动的通知》文件要求,结合《金华市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暗访工作制度》和《金华市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分级“回头看”制度(试行)》,经镇党委研究,特制订本方案:
一、“回头看”内容
此次督导“回头看”分两组开展,由市整治办牵头,从2018年3月20日~4月15日,采取明查或暗访等方式,以暗访为主,对全市2017年通过省级达标验收的45个乡镇进行抽查。聚焦“五看”:一看设施是否正常运维。重点看环境卫生设施、污水处理设施、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运行维护情况。二看卫生是否常态保洁。重点看环境卫生保洁情况、水体清洁保持情况。三看秩序是否井然有序。主要看道路两侧整治成果保持情况、道路交通管理勤务情况、杆线整治保持情况等。四看风貌是否有效管控。重点看沿街立面整体风貌、企业(作坊)管理情况、配套设施设置情况等。五看制度是否建立健全。重点看各地是否依托“四个平台”建设,推进驻镇规划师制、街路长制、网格长制等长效机制有效运转。
二、“回头看”标准
1、规划设计引领。一看整治规划编制情况。重点查看规划范围、风貌管控、人文历史、产业提升情况,以及项目安排是否合理、规划成果是否完善。二看驻镇规划师制度落实情况。重点查看驻镇规划师制度政策保障、机制建设情况以及工作成效。三看规划项目实施情况。重点查看项目方案设计、审查情况,项目(特别是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安排、实施指导、推进情况,历史街区与历史建筑保护修缮情况等。
2、卫生乡镇创建。一看卫生乡镇长效管理机制情况。重点查看乡镇爱国卫生工作机构、人员、经费到位情况,每年计划、检查、总结落实情况,群众反映卫生问题及时处理情况等。二看重点区域环境卫生保洁情况。重点查看背街小巷、城中村、城乡结合部、“五小”行业和农贸市场及周边等重点区域容易反复回潮的环境卫生死角、杂物乱堆乱放和生活污水截污纳管等问题;公共水域水体洁净程度、水域两岸污染情况。三看环境卫生设施运行维护情况。重点查看卫生保洁资金、保洁人员、保洁设施到位情况,垃圾中转、污水处理和卫生公厕等站(所)及其配套设施规范化运行情况,主次干道、集贸市场、公园广场、车站码头等垃圾箱(桶)按要求配置和垃圾分类投放情况。
3、“道乱占”治理。一看主次干道及两侧的“道乱占”整治成果保持情况。包括路面上乱停车、乱摆摊、乱竖牌、乱堆物、乱建筑、乱开挖“六乱”现象是否反弹、回潮,道路空间有无新增障碍物,道路沿线(人行道、车行道上)是否存有占道停放的机动车、非机动车,有无占道经营、堆物摊晒、乱设摊点等违章现象,道路施工、占用或挖掘路面、增设平交道口等施工是否依法审批;桥下空间有无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等问题;标志标牌是否规范、完整、整洁,交通标志标线是否规范合理;客运停车场点或公共停车区域未划定或管理是否规范;街(路、网格)长制、门前“三包”责任制等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关键查看是否有效“落地”及实际效果如何。二看背街小巷道路路面是否存在“脏乱差”现象,是否存在严重破损等问题,街(路、网格)长制是否有效落实等情况。
4、“车乱开”治理。一看主干道路的通行秩序。包括无牌无证车辆及燃油助力车上路行驶情况;机动车逆向行驶,在机、非分道的路段,不按规定车道通行的情况;信号灯控制路口,不按信号灯指示通行的情况。二看主干道路的停放秩序。包括机动车违法停车情况;非机动车随意停放影响通行,尤其是在车行道上乱停车的情况;大型车辆随意占用镇区停车位停放情况。三看道路交通管理勤务。包括当天交通管理队伍的勤务排班安排;主干道路上管理人员值守管理情况;定期的业务学习、培训情况。四看科技应用管理现状。包括主干道路视频监控、自动抓拍系统安装以及覆盖情况;使用视频监控、自动抓拍系统今年第一季度的查处违章数量。五看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情况。包括标志标线设置明显错误情况;标志缺失情况(停车泊位标志、禁停标志、无灯控主要干道路口的让行标志等)。
5、“线乱拉”治理。一看现场。重点查看“上改下”、“架空线梳理”和“入户线整治”等三大治理指标是否符合《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线乱拉”治理工作指导意见》(浙镇治办[2016]27号)相关标准,即重点区域不得有入户飞线,背街小巷尽可能减少或者缩短入户飞线且采用横平竖直予以美化固定;无倒歪和废弃杆路,杆路上的线缆无明显下垂。二看台账,重点查看长效机制是否建立,包括机构人员设置、长效办法制发、规划要求明确、建设管理规范、基础设施管控、运维执法监管等情况。现场查看未发现“线乱拉”反弹现象的,台账查阅可少查或免查。
6、“低小散”治理。一看企业(作坊)管理情况。查看各类企业(作坊)是否存在“低小散”“脏乱差”现象;是否存在生产经营、居住生活、仓储堆物“三合一”现象;是否存在违法用地、违法建筑、违法经营、违法出租以及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能降耗、产品质量等不达标问题。二看小微企业园区。查看规划布局和选址是否符合要求、建设程序是否到位、配套设施是否齐全、运营管理是否规范、入园企业是否存在“低小散”“脏乱差”等情况。三看“一企一档”。对照“一企一档”,检查是否按期完成整治提升任务,是否存在新增“低小散”“脏乱差”企业(作坊);查看企业“亩产效益”综合评价及差别化政策措施落实情况。
三、队伍建设和职责分工
按照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要求,健全一支队伍、完善一套制度,规范四个平台运行,重点推行痕迹化管理,做到各项工作有检查、有落实照片、有交办整改记录。
1、环境卫生整治组:郭邦李、孙旭光、芮志杰、方丽茜、陈海东、张浩、宣婷婷、王国成、郑修青
职责:做好卫生常态保洁、水体清洁,日常监督检查详细记录,包括时间、地点、检查人员、检查发现的问题、整改情况,保持环境卫生设施、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等。将检查出来的问题以表格的形式附上文字和照片发送给相关单位,责令其整改时间,确保整改到位。
2、四个平台工作组:楼超武、赵晓键、琚冠峰、葛成刚、张海皎、郑成峰、蔡忠良
职责:建立镇“四个平台”综合信息指挥中心,对“四个平台”实行“统分结合”统筹协调管理。信息共享、统一采集机制,信息采录的范围主要是信息系统平台的基础信息和动态信息。通过“四个平台”综合信息指挥中心,统一指挥和协调综合行政执法、市场监管、环境保护、国土资源、安全生产等部门的执法队伍,协调综合行政执法与专业行政执法,组织开展联合执法,增强行政执法工作合力。依托“四个平台”,推进智慧小镇建设,确保街长制、党员网格制度落实到位。
3、设计规划引领组:周康杰、张东恩、黄建设、邱江明、高晖、黄山明、张文清、徐文龙
职责:编制环境综合规划、加强整体风貌规划管控、强化整治项目设计引导、完善规划设计实施制度
4、城镇秩序整治组:王东晖、石小钢、张东恩、邱江明、薛一凡、叶孟郎、傅安康、贾华龙、童仲彦、应华彩、钟华锋、黄国清、叶晖、郑淇聪、蔡忠良、郑泽林、黄建建、方承斌、方树青、郑光彬、郑家辉
职责:加强对道乱占、摊乱摆、房乱建、车乱开、车乱停的管控,做好沿街商铺、农贸市场、夜市、集市等的经营秩序,治理小广告、乱张贴乱涂写、违搭乱建等行为,店招广告等设施要保持美观整洁。做好日常巡查的详细记录,确保商户经营有序,不出现占道经营、超店面经营等现象,做好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运行维护,保持道路两侧整治成果,维护城镇秩序。
5、乡容镇貌整治组:邱江明、黄山明、黄先贵、吴亚杰、徐文龙
职责:加强街装门面整体风貌控制、镇区新建或原拆原建管理、“三线”整治后新线路日常管理等城镇整体风貌管控工作。
6、整治低小散产业组:黄建设、张文清、张阳芳、徐小侃
职责:整治存在落后产能、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能降耗以及其他违法生产等问题的“脏乱差”“低小散”企业(作坊),做好商户、农贸市场的经营秩序管理,以及日常巡查机制。
7、宣传报道资料组:孙旭光、寿数杰、柳鸳鸯、陈珊珊
职责:通过印发宣传资料、设立宣传专栏、设置电子屏幕、组织现场观摩等形式,大力宣传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利用各类信息平台、渠道,收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充分调动基层干部和居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这项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加快形成全民共建、全民共享的良好氛围。
四、具体步骤
1、动员部署(2018年3月20日)。镇召开小城镇综合整治达标乡镇督导“回头看”动员部署会议,明确相关单位、人员工作任务职责。
2、检查督导阶段(2018年3月20日-3月25日)。各工作小组对照“回头看”标准,开展检查督导整改,对于检查出来的问题进行汇总并交办相关责任单位。
3、整改阶段(2018年3月26日-4月5日)。各单位对检查督导出来的问题严格按照“回头看”标准进行及时整改,各工作小组督促跟踪到位。
4、总结验收阶段(2018年4月6日-4月15日)。各工作小组以二次检查的形式对问题整改情况进行验收,对整改效果不理想不符合标准的进行限时整改。镇小城镇办公室将加强督导检查,对于整改不积极成效不明显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
五、具体要求:
1、认真组织。各工作小组、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按照其职责和相关要求统筹谋划,认真实施。
2、严格要求。各工作小组、相关单位要严格按照“回头看”相关标准进行检查督导,整改验收。
3、注重实效。各工作小组、相关单位要严格按照时间节点,采取有力措施,及时解决实际困难问题,推动整治效率。
浦江县郑宅镇人民政府
2018年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