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手机版首页 >>走进浦江 >>文化浦江 >>非物质文化遗产
浦江擂马

浦江擂马,亦叫轮马灯,主要分布在浦江盆地内,具有代表性的有郑宅镇的东明板桥头擂马、仙华街道的下店村擂马,以及浦南街道的五村东陈擂马等。浦江擂马起源于宋,盛行于清,迄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当初,他们的祖先为庆祝太平盛世、崇尚龙马精神,以制作擂马灯为寄托,代代相传至今。其间逢年过节、大小庆典,浦江擂马灯均在县城和各地乡村应邀串演。所以,浦江擂马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扎实的群众基础。

浦江擂马制作工艺是一项篾扎纸糊工艺,与真马一样高大。因此,浦江擂马造型逼真,形似古代战马。擂马表演时,锣鼓喧天,彩旗缤纷,人欢马嘶,犹如骏马奔腾沙场。队伍在军号指挥下不断变换阵形,人跑马奔,人喊马欢,气势雄壮。浦江擂马以其古香古色的古装打扮、热闹喧嚣的器乐伴奏、乡土气息浓厚的民间艺术特色,于2009年被列入第三批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