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浦江资讯 >专题专栏 >三农服务专栏
关于开展扶桑绵粉蚧普查和防控工作
发布日期:2013-09-24 08:57 浏览次数:

浦农〔2013111

 

浦江县农业局

关于开展扶桑绵粉蚧普查和防控工作

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经发办、农办:

据调查,我县浦阳街道南江路,小西门等地的花卉、蔬菜、杂草上已发现扶桑绵粉蚧为害,个别地方危害严重。当前为扶桑绵粉蚧危害高发期,为严防抚桑绵粉蚧扩散蔓延,保护我县农业生产安全,根据金华市植物检疫站“关于做好扶桑绵粉蚧普查与防控工作的通知”〈金市农通(201304号〉文件通知,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扶桑绵粉蚧普查与防控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扶桑绵粉蚧防控工作的重要性

扶桑绵粉蚧目前虽在我县局部地区发现,但由于其具有寄主范围广、繁殖能力强、世代重叠严重、防治困难,严重影响作物产量,据专家风险分析其在我国的潜在危害风险性很大,为高风险有害生物。因此要充分认识扶桑绵粉蚧危害的严重性,高度重视扶桑绵粉蚧的防控工作,精心组织,安排落实调查与防控工作,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同时要积极向领导汇报,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二、精心部署,组织详查

根据扶桑绵粉蚧的发生危害特点,组织人员,重点对辖区内扶桑绵粉蚧寄主棉花、番薯、空心菜、番茄、南瓜、茄子、花卉等农作物进行系统调查,全面掌握辖区内扶桑绵粉蚧的分布和发生危害情况。一旦发现疑似疫情,立即报告浦江县植物检疫站。调查结果填入《2013年浦江县扶桑绵粉蚧调查结果记录表》,并于2013930日前报浦江县植物检疫站。

三、加强监测,果断防控

做好疫情调查的同时,要加强对高风险区域及蔬菜生产基地等主要农产品产区的疫情监测和巡查,做好预警工作。已发生疫情的乡镇(街道)要迅速采取化学防治措施加以有效控制,药剂可选用吡虫啉、甲维盐、杀扑灵等交替使用,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四、加强学习,开展宣传

鉴于扶桑绵粉蚧是新传入的外来有害生物,农技人员和农户对其认识不足,所以农技人员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对扶桑绵粉蚧的认知水平,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向农户宣传扶桑绵粉蚧的识别和防治知识。

附件:1.扶桑绵粉蚧简介

       2.2013年浦江县扶桑绵粉蚧调查结果记录表

                            

                                浦江县农业局  

201392

附件1    

扶桑绵粉蚧简介

 

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属半翅目、粉蚧科、绵粉蚧属,英文名称为solenopsis mealybug。该虫原产北美,1991年在美国发现危害棉花,随后在墨西哥、智利、阿根廷和巴西相继有报导发现。2005年印度和巴基斯坦有发现,对当地棉花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

一、寄主情况

扶桑绵粉蚧寄主范围较广。主要寄主有:棉花、陆地棉、扶桑、向日葵、南瓜、茄、番茄、甜茄、龙葵、马利筋、番木瓜、黄花嵩、三叶鬼针草、一点红、银胶菊、苍耳、田旋花、铺地草、磨盘草巴豆、咖啡黄葵、赛葵、地桃花、黄细心、列当、长隔木、大戟、羽扇豆、蜀葵、灰毛滨藜、碱蓬、蓍草、豚草、黄花稔、酸浆、马缨丹、洋金花、假海马齿、神秘果、芝麻、蒺藜。

二、分布情况

北美洲:墨西哥、美国;南美洲:古巴、牙买加、危地马拉、多米尼加、厄瓜多尔、巴拿马、巴西、智利、阿根廷;非洲:尼日利亚、贝宁、喀麦隆;澳洲:新喀里多尼亚;亚洲:巴基斯坦、印度、泰国、中国(台湾、广东、广西、云南、海南、福建、江西)等国家或地区发生。

三、鉴别特征

扶桑绵粉蚧一般依据雌成虫外部形态进行初步识别。雌成虫的卵圆形,浅黄色。足红色,腹脐黑色。被有薄蜡粉,在胸部可见0-2对,腹部可见3对黑色斑点。体缘有蜡突,均短粗,腹部末端4-5对较长。除去蜡粉后,在前、中胸背面亚中区可见2条黑斑,腹部1- 4节背面亚中区有2条黑斑。

四、生物学特性

扶桑绵粉蚧多营孤雌生殖,卵产在卵囊内,每卵囊产卵150600粒,且多数孵化为雌虫,卵期很短,经39天孵化为若虫,若虫期2225天,属于卵胎生。一龄若虫行动活泼,从卵囊爬出后短时间内即可取食危害。正常情况下,25301代,一年可发生1215代。在冷凉地区,以卵或其他虫态在植物或土壤中越冬;热带地区终年繁殖。由于该粉蚧繁殖量大,种群增长迅速,世代重叠严重。

五、危害情况

扶桑绵粉蚧主要危害棉花和其他植物的幼嫩部位,包括嫩枝、叶片、花芽和叶柄,以雌成虫和若虫吸食汁液危害。受害棉株生长势衰弱,生长缓慢或停止,失水干枯,亦可造成花蕾、花、幼铃脱落;分泌的蜜露诱发的煤污病可导致叶片脱落,严重时可造成棉株成片死亡。

六、调查采样方法

扶桑绵粉蚧主要以雌成虫和若虫吸食、寄生在植物的幼嫩部位,调查时首先检查寄主植物幼嫩枝、嫩叶和幼芽,看有无白色蜡粉,再仔细寻找虫体。找到虫体后,根据形态鉴别特征,看是否为粉蚧;然后仔细观察虫体背面,看是否有黑斑。若发现疑似扶桑绵粉蚧,取样浸泡于盛有75%酒精的小瓶内,标签上注明采集地点、采集寄主、采集部位、采集时间和采集人,送有关部门鉴定。

 

 

附件2

2013年浦江县扶桑绵粉蚧调查结果记录表

乡镇(街道):                              填表日期:           

 

调查面积

发生面积

寄主植物

 

 

 

 

 

 

 

 

 

 

 

 

 

 

 

 

 

 

 

 

 

 

 

 

 

 

 

 

 

 

 

 

 

 

 

 

 

 

 

 

 

 

 

 

 

 

 

 

 

 

 

 

 

 

 

 

 

 

 

 

 

 

 

 

 

 

 

 

 

 

 

 

 

 

 

 

填表人:                    参加调查人数:

 


信息来源:浦江县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