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旅游浦江 >旅游手册 >快乐游
虬树坪村,高山顶上的小江南(图)
发布日期:2011-09-06 15:27 浏览次数:
虬树坪村位于白马镇最北部,与诸暨市交界。从白马镇区到高一村经绿水荡漾的一个水库后,山间公路开始变窄变崎岖。汽车在山间整整盘旋了三十八道弯,快到山顶穿过一条山弄,豁然开朗起来,是到了虬树坪村。
虬树坪,顾名思义是巍巍群山郁郁树木环抱下的山中高地。村子坐落于此,风光自然无限。虬树坪村,西南靠山,东北临壑。东边的叫里杭岭,北边的叫九曲岭,山岭陡峭,从山脚到村的直线距离超过400米。站在村口,望山壑如渊,看远山迷茫,骤然空阔的内心会顿生敬畏感。我到时,正是风生雾起时,涧底岚气随风直冲而上,临风而立,衣袂飘飘,又有羽化而登仙的快意。现在虬树坪村四周包括两边岭壑都已开荒种地,初夏时节,麦子泛黄,油菜丰收,村落被包围在一片丰收的金黄色中,配上核心的古色村落、外围的层层树木,构成一幅层次色彩丰富的高山村夏图。高山上种出来的无污染粮食,品质相当好,村民们除了吃剩余的就用来酿制烧酒,其中虬树坪高粱烧口感不错又不上头,被誉为浦江的“茅台酒”,在本地很有口碑,市场也很畅销。
村内早已实施了硬化工程,每条巷道都铺上了水泥路面,甚至通往后山土地上的小路也进行了一定硬化。村中多小院子,是几间民房围合形成的一方空地,空地上都种着家常蔬菜。行走在村中,感受大山村落中少见的整洁城镇模样,感受浓郁芳香的农村生活气息,内心很是舒适温暖。村子不大,不足400人,竟拥有两口池塘。站在池塘边看,绿树掩映,房子倒映,石阶通水,池水涟漪,让你恍如置身在江南水乡的某个站点上。
虬树坪可誉小江南,形具且神备。虬树坪村村史悠久,可溯及到清康熙雍正年间。现在村里还保存着一定数量的古建筑。有些是独门独户的民居,时序更迭,白云苍狗,风雨早已将青砖打黑,青藤早已将石墙爬满。一些是连体而建的大宅子,至今保存完好最大的一处,由前后6个高大马头墙、3个院子、近20间房子组构成,全长约40米。院内四周都是房廊,院子与院子相通,居此的村民,不用避风雨,可其乐融融。据86岁的宣益毛老人介绍,村内最大建筑为宣氏家族祖居,共有24间房和7个大小天井组成,后因火烛不慎焚毁。群居建筑,也最可体现村落文化。我发现大宅中台门为雕磨青石建葺,台门正上方镶嵌着镌刻有“含宏光大”四字的石匾。“含宏(弘)光大”出自《易经•坤卦》,寓意无所不包、无所不有。匾上四字,除蕴含大自然的美好,还体现村民团结齐心的一种气度。
这种气势体现在同“长毛”(清朝对太平天国起义军的蔑称)的反抗中。清朝宣统年间太平天国起义,后因统治无方被清军剿杀。大溃败后,一些起义军为求生存违背了起义初衷,甚至走向人民的对立面。那年,从诸暨方向溃逃过来的零散兵勇,越过两条山岭向虬树坪村奔来。为防万一,村民自发组织起来抵抗,用锄刀矛石击溃了“长毛”的一次次攻打。但对方人多势众、武器精良,村民寡不敌众,准备逃离村子。逃离前,村民家家户户都摆上酒宴。起义军进村后,看到飘香冒热气的饭菜,就认定村民要以投毒来反抗自己,不敢久留,抢掠一番,自行撤离。其实饭菜根本没有毒,智退长毛,只因对方失人心。
历史归历史,传说归传说。但我想,今天的虬树坪村安宁和谐,肯定同域地文化、社会环境直接相关。更多的人按图索骥到虬树坪来,名为避暑,实为这份和睦与宁静。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